引经药——概述

人体阴阳互根,阳主阴从。阴阳失常则病。

阳光雨露,草木虫石,内部阴阳皆有偏性,皆可为药。

中医遣方用药,正是利用万物之偏,来纠人体阴阳之偏。

中药,入经络,调气血,安脏腑。经络是中药的首要靶区,也是药与证之间的纽带。方证相应,核心是药与病经的对应。

中药的阴阳:四气为阳;五味为阴;归经十二条,为阴阳之途由。


药类万千,各有归经。学习时,应化繁为简。其中的关键,是少数具备引导其他药物作用方向的引经药。

这些引经药能引导诸药直达病经、病脏腑或病所,增强诸药功用,提高疗效。

掌握引经药的性味归经后,处方时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至于“寒热补泄升降收散润燥”,可由各药的象及四气五味推导而来。因其化简为繁,适合建立数据库供检索用。学习中医时,如执着于此,则着相忘性,既体会不到中医至简的神韵,又容易迷失在星星点点的知识海洋中。

 

十二经与任督冲脉的引经药汇总:

十二经的引经药: ①手少阴心经: 黄连、细辛; ②手太阳小肠经: 黄柏、竹叶、木通; ③足少阴肾经: 独活、肉桂、细辛; ④足太阳膀胱经: 羌活、藁本、防风; ⑤手太阴肺经: 桔梗、升麻、葱白、辛荑、白芷、芦根; ⑥手阳明大肠经: 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⑦足阳明胃经: 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⑧足太阴脾经: 升麻、苍术、葛根、白芍; ⑨手厥阴心包络经: 柴胡、牡丹皮; ⑩手少阳三焦经: 连翘、柴胡,;11、足厥阴肝经: 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12、足少阳胆经: 柴胡、青皮、黄芩、龙胆草。肝、脾血分用白芍赤芍。

 

柴胡是厥少四经引经药。升麻是阳明太阴四经的引经药。随经气上下,能升能降。

 

任督冲脉的引经药:鹿角、鹿茸引药至督脉。龟板通任脉。冲脉较为复杂,一般而言,养肝肾、健脾胃即可补益冲任。丹参养冲任。巴戟、白果益任脉。据《得配本草-奇经药考》:入冲脉的药有巴戟、香附、黄芩、川芎、鳖甲、木香、黄柏、白术、鹿茸、枸杞、扁豆、山药、莲子;


举例:张锡纯的安冲汤(治疗月经过多过长治血崩:炒白朮,生黄芪,生龙骨,生牡蛎,大生地,生白芍,海螵蛸,茜草,川续断,五倍子)、温冲汤(治宫寒不孕:生山药,当归身,乌附子,肉桂,补骨脂,小茴香,核桃仁,紫石英,鹿角胶)。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