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药——应用

引经药用量宜小。柴胡,小剂量升气升阳,中剂量疏肝解郁,大剂量退热。补中益气汤中,小剂量升麻,升阳举陷。阎氏升麻葛根汤及清胃散方中,升麻量大,取其解肌透疹、清阳明热。

 

引经药在伤科及风寒湿痹中的运用:脑震荡用“柴胡细辛”药对、川芎为引。巅顶用吴茱萸、藁本、细辛。上肢用桑枝、桂枝。肩部用姜黄、羌活、防风。背部用威灵仙、乌药、羌活、防风。胸胁内伤用“柴胡、香附”药对、郁金、枳壳、苏子。两胁肋伤用郁金、青皮、陈皮、延胡、紫荆皮。腰部内伤用“川断、狗脊”药对、杜仲、仙茅、淫羊藿、补骨脂、枸杞、桑寄生、独活、鹿角片、萸肉、细辛。上腹部伤用炒枳壳、川朴、木香。小腹伤用小茴香、乌药。会阴内伤用“柴胡、桔梗”药对,以行厥阴之气。下半身下肢用牛膝、独活、木瓜、防己、泽泻、木通、黄柏等。病在肌肤者,用防风、桂枝、蝉衣等,在筋骨者用附子、杜仲等。关节用松节、南星。小关节用全蝎、蜈蚣。虫类药能搜风剔络、窜筋透骨。

 

肉桂引火归元,宣导百药。

蛇,性窜,引药至有风疾处。

土鳖虫、苏木,引药入下焦、促排卵

冰片(龙脑)、麝香、川芎可引药穿透血脑屏障。

薄荷、银花、石膏、知母可清气分的实热,玄参、犀角能除血分实热。

生川芎,祛风,引药入头,用于风邪头身痛。酒川芎,活血,祛瘀生新。

紫石英,引药温胞宫,治不孕的要药。少女子宫发育不良者,用紫石英促发育。

 

治头痛,在川芎的基础上,加引经药。如太阳头痛用川芎、羌活、蔓荆子、防风、藁本;阳明头痛用白芷、葛根、知母、升麻;少阳头痛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用吴茱萸、藁本;太阴头痛用苍术、川芎;少阴头痛用细辛、独活、川芎等。风热头痛,宜天麻、蔓荆子、川芎、酒黄芩。巅顶痛,宜藁本,防风,柴胡。

 

肿瘤引经药:川芎辛温升散,上行头目,可作为脑部肿瘤的引经药,牛膝专攻下行,可作为下焦盆腔肿瘤的引经药。

 

眼科引经药:冰片、柴胡、薄荷、川芎、防风、升麻、桔梗、辛夷、葱白、葛根、麝香、白蒺藜、石决明等,辛香走窜升发,能透过眼球屏障,可引药入眼。

 

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用蔓荆子和升麻作引经药来治疗眼科病症。

 

翳状胬肉治疗:以羌活胜风汤为基础,加引经药:翳自内眦出,为手太阳、足太阳受邪,加蔓荆子、苍术。自锐眦而入,为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受邪,加龙胆草、藁本,少加人参。自目系而下者,为足厥阴、手少阴受邪,加黄连,倍加柴胡。自抵过而上者,为手太阳受邪,加木通、五味子。

 

气是血的动力。逐瘀必行气。

诸子皆降,蔓荆子升。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中西药结合:桔梗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炎,牛膝配合双氯芬酸钠治疗下肢关节炎,重病治疗中用引药,中西药联合,效果可能更好。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