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丽医师 | 两肋胀痛、腋下胀痛,可能肝胆有病变


 一 


2021年4月20日,我通过视频联系了患者,据患者自诉:两肋胀痛、腋下胀反复发作2年余,近两天右肋胀痛明显加重;平时易牙龈出血,手﹑脚凉,眼睛干涩;口苦,纳可,少气懒言;时有频尿,便溏一天2次且粘;情绪不稳,眠可;有轻度脂肪肝的既往史。


舌诊:舌质淡红,苔薄,胖大,齿痕,裂纹,瘀点,舌底瘀。



我们知道两肋胀痛多于肝有关,于是我使用中医大脑开具了疏肝理气、温阳健脾的方药。


开完方后的第三天,患者向我告知,他在服用汤药的第二天,有两肋胀、头胀的表现,我请病人继续服用汤药。



患者是位遵医嘱的好患者,他继续按时服用汤药,在服用1周后,患者惊喜地告诉我,肋痛、腋下痛基本消失,口苦消失,无尿频,大便成形,手脚不冷,诸症好转。




 二诊 


2年的两肋胀痛、腋下胀痛,在服用一诊开的汤药下已经完全好转,但是还需用问止中医手工制剂巩固疗效。


▲ 中医大脑

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总结 


胁痛是肝胆疾病中常见之证,临床有许多病证都是依据胁痛来判断其为肝胆病或系与肝胆有关的疾病。


本病证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并明确指出胁痛的发生主要是肝胆的病变。如《素问·热论篇》曰:“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素问·刺热论篇》谓:“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胁满痛。”《灵枢·五邪》说:“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其后,历代医家对胁痛病因的认识在《内经》的基础上逐步有了发展。《景岳全书·胁痛》将胁痛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并提出以内伤多见。


《临证指南医案·胁痛》对胁痛之属久病入络者,善用辛香通络、甘缓补虚、辛泄祛瘀等法,立方遣药,颇为实用,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类证治裁·胁痛》在叶氏的基础上将胁痛分为肝郁、肝瘀、痰饮、食积、肝虚诸类,对胁痛的分类与辨证论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由上可见,肋痛涉及方面较广。当您感到两肋疼痛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时就医。



 点击预约于素丽医师 








• • •  全文完  • • •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