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宋的重要医善,这里面太平惠民合削局方里面有很多的重要名方,我們常用的有:
八正散、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二陈汤、川芎茶调散、五淋散、五积散、平胃散、甘露饮、加味逍遥散、四君子汤、四物汤、安中散、附子理中汤、凉膈散、逍遥散、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散。
那么以下是这些方剂可能的治症主要范围,请大家看看这些症状我们通常会在上面列出的方剂中选定哪一个主要方剂呢?
1腹痛 中脘痛:安中散 玄胡索5两(去皮),良姜5两(炒),干姜5两(炮),茴香5两(炒),肉桂5两,牡蛎(煅)4两,甘草(炒)10两。
2小便不利、小便痛:八正散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g
3身冷 畏寒、软便 便塘:附子理中汤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去芦),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4上吐下泻、恶寒、发熟:藿香正气散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60g,藿香(去土)90g,甘草(炙)75g。
5长期整日全身倦怠:十全大补汤人参、白术、白芍、当归、阿胶(蛤粉炒成珠)、杜仲各一钱,干姜(炒)七分,熟地三钱,甘草三分
6肝血虚、失眠: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茯苓、白术(炒)、柴胡各一钱,牡丹皮、山栀(炒)、甘草(炙)各五分。
7多痰:二陈汤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 甘草炙,一钱半(4.5g) 生姜七片,乌梅一个
8下利 腹泻 水泻、消化不良、肥胖、膨胀 鼓胀:五积散白芷、枳壳、麻黄、苍术、干姜、桔梗、厚朴、甘草、茯苓、当归、肉桂、川芎、芍药、半夏、陈皮
9下利 腹泻 水泻、某些时段容易疲累:参苓白术散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10外感头痛:川芎茶调散川芎、白芷、羌活、 细辛、 防风、荆芥、 薄荷、甘草
11血尿:五淋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异名】山栀子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木通(去节) 滑石 甘草(炙)各180克 山栀仁(炒)420克 赤芍药 茯苓(去皮)各250克 淡竹叶120克 山茵陈(去根,日干)60克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本方由赤茯苓、当归、生甘草、赤芍、栀子仁等五位药物组成。
12心想吐、腰痛:凉膈散芒硝、大黄、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竹叶。
13腹胀:平胃散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
14口臭、口腔溃烂:甘露饮茯苓、泽泻、甘草、石膏、寒水石二两,白术、桂枝、猪苓半两,滑石四两。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