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律的示范: 尺肤诊法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此为今日林老师上课所解——全息律。
对此,我有所不同,上可为之一解。但此篇为之脉要精微论篇,此当为全息脉部之解。见第十八难,脉外以查脏,内而视腑。我更觉得这里是全息脉,此处是指法之别,内取外取,而非手部全息律。此样理解,也更符合在临床上所用的脉诊。
其次,此寸关尺之内,可否应心经之脉?此处内经也说不定是告诉我们心经脉诊。在临床上,碰到一些痛症患者,在心经脉上也有所见。不见为常,见之为病。
希望同道指教,感激不尽。
诚心求解。
今天这个全息对应诊法我也是头一次见闻,尺肤诊法听说过,三部九候也听说过。个人感觉一切还是以临床实践效果为主吧,百家争鸣,没有对错之分,哪个更切合临床就用哪个,还有因人而异的问题,不同的诊法每个人体会和认识都有差异。就象今天林老师讲的一样,说归说,做归做,有时候学术和临床是两回事儿。
有一法叫全息脉,其源可能来自于此。
跟脉诊三部九侯法则差不多的思想。还有小腿部位,也是这样划分,身上很多区域都可以这样拿来细分。取象比类的思维。重点是临床验证它的效果。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与上脉法恰巧对应。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淫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椎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