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中结业论文


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理中汤的使用区别

首先组成方面如下:

小建中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大建中汤:蜀椒、干姜、人参、饴糖。

理中汤:人参、干姜、甘草、白术。

功效上三个方子三者都用来治疗中焦虚寒证,但相互之间有区别。

   理中汤: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理中汤治疗外感病的用意是温中阳,理寒邪外出。内伤病的应用理中汤证就明显不同了,是中焦寒郁,除了一般的阳虚外证之外,里证已经是腹满便难而不是下利,仲景曾有言,理中者理中焦,少阴病得之下利反甚,所以内伤的下利也是不适宜理中的。

   大建中汤:温中补虚,降逆止痛。大建中汤治的是内伤病,是真正的中阳虚寒的胃寒经寒证,长期的中阳不足失于温化,外有形寒肢冷,内有脘腑寒痛,得寒即发或者加重,食少下利,舌暗苔少,中阳衰败,必建立中阳以缓求,因为阳伤日久下利少化,所以温中不可以温燥,川椒温经散寒止痛而不燥人参补中干姜温胃,饴糖资化源,方中的川椒最为重要。

   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小建中汤都解释为中焦虚寒证,这种错误的解析是导致不会应用此方的主要原因,原文,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手足烦热,咽感口燥等描述是明显的燥热证,除此之外还有焦虑多思多疑,失眠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弦细等。小建中汤是内伤的病机,源于脾不能化生精血而非失于运化食物,病在脾脏而不在胃肠,一派的虚劳阴阳气血不足表现都源于此,所以,本方不在于补益而在于恢复脾的化生之机。

  

方性上:

小建中汤:温、补、微升、收、润。

大建中汤:热、补、升、散、燥。

理中汤:温、补、升、收。

  比较三者,理中汤的病情较轻,而大小建中汤的病情都比较重,一寒一热都是虚劳的范畴,这样就很容易理解理中、建中的意义,也可以区别建中阳、建中气的目的。

关于病机治则方面的分析如下:


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理中汤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