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黄帝内经中肾气的笔记】
by 杨晓艳
【全书查询结果】
【黄帝内经】-------肾气:素问_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笔记】:人成长的关键期的表征,女子是七的倍数,男子是八的倍数,女子七岁时,肾气开始,肾主骨,全身的骨头是肾脏在管,牙,为骨之余,到七岁时女子的牙齿开始换,头发开始长,肾脏好不好看头发。女子要增高21岁以前,男子是24岁之前。人的成长,统统是以肾脏作为标准的。五七35岁女子阳明脉衰,多灸足三里。
【黄帝内经】------肾气:素问_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笔记】:按照春夏秋冬这个节气,养生之道来保养自已,肝心肺肾都不会有问题,逆之者产生问题。
【黄帝内经】------ 肾气:素问_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笔记】:肾气损伤的几种形为,1、人出力抬东西是靠肾脏,过度提举重物必伤肾气,腰骨必坏。2、人食咸味太重,伤骨,气劳短肌,会伤到骨骼,肌肉较短皮肤粗糙,心脏受到压制。3、吃过于甘甜则胸内苦满胀闷,黑色营养进不了肾脏反溢出来,皮肤生黑,像炭没有光亮,肾气受制而功能不正常。
【黄帝内经】----肾气:素问_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
【笔记】:发生急性病(比如拉肚子)不会传经,本来是没有什么病,但遇情志有大变化,(喜怒忧思悲恐)因而生病。五种情志对应五脏。一瞬间体重下降,形伤;胸满胀气,气伤;形是阴气是阳,阴阳两伤,很危险。
【黄帝内经】------肾气:素问_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帝曰:人有身寒,阳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然不冻栗,是为何病?
岐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木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笔记】:风湿关节炎的来源,所以妈妈们用手洗碗洗衣服,要用温水呀,一下热一下冷寒就会进到骨里面去。
【黄帝内经】------肾气:素问_痿论篇第四十四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岐伯对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析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笔记】:痿症是热,发病在热上面,痿就是萎缩。肺常态是冷,如里边热津液没有,加上心脏热,烤焦了,走路跛脚。心气热,心脉萎缩,脚放到地上软掉没有办法踏,肝气,热筋萎(脚,膝盖都不能弯曲)。脾气热肉痿。肾气热骨髓痿,人没有办法站很久。治疗痿症用针灸,独取阳明(各补其荣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黄帝内经】------肾气:素问_厥论篇第四十五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笔记】:厥论就是逆,厥就是极限的意思。吃东西一定要简单,少喝酒。酒是非常的气盛彪悍的,胃中中焦太热,阳气跑到四肢上去,造成里面太热,身体里面过热会伤到阴,阳气独胜,就会造成热厥。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