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方剂家族众多,有以解表为主的麻黄家族桂枝家族,有以通胃家的承气家族,有以和解为主的泻心汤家族和柴胡家族,有以治疗四肢厥逆的四逆家族等等。现在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手足寒凉的病人数不胜数,手足寒凉的病机也分为多种。中医把身体不适的人称为不健康,健和康的含义也尽相同。健康的概念源自于命门三焦理论,人体能量元阳充足,称为健;人体气机通畅,称为康,不健不康都能引起四肢厥逆。总的来说,厥逆主要分为三种:阳气不足,阳气不通,气血虚。以上三种分别对应四逆家族的的四逆汤、四逆散、当归四逆汤。
四逆汤在伤寒论出现的次数较多。太阳变证阳虚中:“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太阳伤寒病,用泻下药后下利清谷不止,伤及脾胃阳气,身体疼痛,伤及全身阳气,必然出现四肢厥逆,此时人体内部阳气消耗过多,若再用解表药则形成阳脱之势,故用四逆汤急补元阳。太阴病:“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这里指的四逆辈是四逆汤和理中汤。由于脾阳不足,不能温煦四肢,所以出现厥逆之症。少阴寒化证:“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吐、利、大汗出、导致阳脱,脉微欲绝,急补阳气,故用四逆汤。综上,四逆汤的病机为急补元阳,四逆汤由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组成,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身体强壮的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全方中以热补升收燥为主。
四逆散主要针对人体的不康,阳气郁堵,导致的四肢厥逆寒凉。四逆散出现在少阴病:“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患者阳气郁结,肺气不降则咳,肝气不升则悸,肝郁冲击胃家则腹痛,阳气下陷则下利。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各十分。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柴胡疏散肝木之生发,推陈致新;芍药佐肝木之疏泄;枳实行气导滞之力;甘草使整个药气缓,少阴病时不应药力太过竣猛。散着散也,为了疏达、疏散。全方并无明显偏性,药性微寒,以行气导滞为主。
当归四逆汤治疗少阴气血俱虚:“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手足厥逆四肢凉,脉细欲绝。肝主藏血,阳气不足导致血寒,血寒导致四肢末端凉。是当归四逆汤的主要病机。其方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炙甘草二两,木通二两,大枣二十五枚。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当归使阳归于阴;桂枝汤去生姜,因生姜辛温外散,此时阳气应该内收而不是发散;加细辛和木通,细辛通少阴。全方药性以温补为主,降收同用,濡润血脉。
四逆家族治疗手足厥逆从三方面入手,阳虚、阳郁、气血虚,在临床针对不同的病机选用不同的方药。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