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笔记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体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惊蛰的到来,阳气由地下升腾到地上,一夜之间种子发芽,地面像铺了一层绿毯,树枝上也开始冒出细细的绿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阳气升腾到地上,树叶茂密,百花盛开。而地下的阳气越来越弱,这一点可以从地下的水越来越凉来印证。人体也与此相同,人体的气血随着自然界阳气的升腾而越来越多的到达体表,这个时候,我们人体的皮肤变得滋润了,头发变得乌黑发亮了,皮肤开始出汗了,脏腑气血却相对虚少,大部分人开启了苦夏模式,食欲不振,发懒犯困等等,人腹部的皮肤发凉。
任何事情都是盛极而衰。盛夏之后,随着一段时间的连绵阴雨,气温渐渐下降。每一粒的雨水中都包裹着阳气,降落到地面,流入江河,深藏地下。秋天的肃杀之气的到来,如果法海的金箔一样,把阳气收到地下,从此以后自然界里树叶发黄飘落,百花凋残,而地下的水却开始慢慢的热了起来。人体与此呼应,气血开始往身体内部的脏腑聚集,体表的皮肤开始变得干枯粗糙、毛发开始干枯发黄。而脏腑却得到更多的气血,人体开始食量大增,精力充沛,腹部的皮肤开始变得温热。
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在夏天的时候经历炎热的天气,让气血充分到达体表,滋养我们的皮肤、毛发,让汗液充分的流淌,这样才能把血液里的废物排出体外。而到冬天的时候,人体应该经历严寒的天气,让气血尽可能的内敛而来养我们的五脏六腑,这样五脏六腑的功能才会更强。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