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课前作业《灵枢》寿夭刚柔第六
by 雅5 陈笑梅
黄帝曰:何谓形之缓急?伯高答曰:…形充而脉小以弱者气衰,衰则危矣…所以立形定气而视寿夭者,必明乎此立形定气,而后以临病人,决生死
黄帝曰:形气之相胜,以立寿夭奈何?伯高答曰:…病而形肉脱,气胜形者死,形胜气者危矣
2018年10月,一位住湖北的同学联系我说一直咳嗽不好,去武汉某医院检查,被怀疑肺癌,做了一年化疗,没有好转,人太痛苦,想试中医。
当时我住在上海,空余时在学习中医,她也是因为看到我朋友圈里常发一些关于中医的内容找我试试,于是推荐她来上海看我跟诊的医生。
记录如下:左手臂疼,痰多,白色粘液状,晚上睡觉起来口干、咽痛,怕风怕冷,手脚发凉,呼出的气觉得热,没有胃口,大便3天一次,臭,屁多,容易疲劳。我把脉的记录是弱、乱、数,我把脉水平不行,但脉弱是非常明显的。可当时我觉得她比我状态好,讲话嗓门也大,还商量晚上去逛街。
陪她一起来的还有她的两个姐姐,趁她不在问医生我妹妹到底怎么样?医生说要做准备后事的心理准备。我很不理解。
第一剂药服下后她胃口回来了,会饿,吃东西香,精神好些了。我以为和我判断的差不多,就是逐渐恢复中,后续没有特别去问她恢复情况。
然而几个月后,这位同学去医院复查时在医院去世了。
我问跟诊医生,为什么当时那么笃定地说准备后事,为什么我的脉也这么弱,我却没事?医生说…..你的脉弱人也弱,这是相合的,她的脉弱人看起来却强,这是逆。
此刻读到灵枢的这一段,突然想起这位同学,感触无比深刻。
有些线索患者已经展开给医者了,但是医生没有看到,或者因先入的判断阻断了对关键点的重视,容易产生判断的失误,尤其是重症,更要如履薄冰。
认真学习为要。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