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糖尿病

素问-经脉别论第二十一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学习笔记:上述条文描述了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输布过程。饮食进入胃后,经过胃的腐熟后吸收入血,再由脾输送到全身组织。这个过程需要肺的帮助。

现在的中医教材多将2型糖尿病与古籍中的“消渴”等同。消渴的主要表现是“三多一少”。但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病人在发现血糖升高的时候多无明显症状。因此,不能把消渴等同于2型糖尿病。实际上,消渴只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类型。2型糖尿病包含的范围要比消渴广得多。

现代医学则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这个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胰岛素抵抗分为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水平。研究表明,异常胰岛素只占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中非常小的一部分。临床上,2型糖尿病病人注射足量的胰岛素都能使血糖降低,说明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水平不存在异常。这说明胰岛素抵抗学说是个彻头彻尾的错误。

临床上,2型糖尿病人通常具有如下共同特征。2型糖尿病人典型体型是向心型肥胖,即使以传统体重指标鉴定并不肥胖的患者,仍可在内脏有体脂的聚集。这说明了2型糖尿病人机体内的营养物质分布是不均匀的:离胃肠和心脏越远的部分所获得的营养物质越少。大量营养物质在离胃肠和心脏最近的内脏和腹部堆积,造成了腹部的肥胖;四肢部位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所以四肢相对来说瘦。2型糖尿病人另一个有代表性的共同特征是:随着病情的发展,从指尖取血越来越困难。很多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人在测试血糖是扎完以后,经常要反复捏手指头,才能挤出一滴血液。这说明2型糖尿病人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随着病情的发展,障碍越来越严重,输送的营养物质越来越少。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同样一个问题:2型糖尿病人四肢等机体外周部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获得足够的营养。

机体营养运输障碍,能够正常消耗血糖的细胞数量减少,才是2型糖尿病血糖升高的真正原因。机体营养运输功能,正是中医讲的“脾气散精”的功能。分析“脾”功能异常的原因,并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才是2型糖尿病的治本之道。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