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柩》名句阅读感悟
雅3班 陈跃生
1、九针十二原第一:凡用鍼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
中医中充满了中国哲学的“中庸”之道,如阴平阳泌、虚实平衡。而针炙则成了调整人体气血达到平衡状态最便捷的手段,“虚”为不足,“实”乃有余,都是病态,久之则影响五脏六腑四肢的健康,所以必须调整,“凡用鍼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
2、九针十二原第一:五藏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
十二原穴反应了五脏的病变,通过与六腑的表里关系反映在十二经脉的原穴上。这十二个原穴相当于五脏六腑的“开关”,通过针刺这些原穴,调节气血,就可以治疗对应的五脏的疾病。
3、本神第八: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所以聪明的人保养身体,必定是顺从四时节令变化,适应气候寒暑,喜怒不过度,饮食起居正常,节制阴阳偏颇,调剂刚柔活动。这样,四时邪气也难以侵袭,从而能够获致长寿而不易衰老。正如《素问》开篇所言“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内在逻辑是一脉相承的。
4、經別第十一: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
十二经脉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人体的生存、疾病的发生,以及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痊愈,都与经脉的作用有关。十二经脉加上相应的井、荣、俞、经、合穴位,构成了反映人体健康或疾病的“情报网”。初学医者必须学习这些经脉理论,即使是高明的医生也要留心经脉。
5、病本第二十五:謹詳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為獨行。
谨慎地详察病情,根据病症的轻重缓急确定方案精心调治。病情轻缓的可以标本兼治,病情急重的则需分步治疗,或先治标,或先治本。良医治病,与良相治国同出一理,从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明确目标、一步到位或分步实施,体现了共同的管理逻辑。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