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_五邪第二十部分内容理解
原文: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动肩背。取之膺中外喻,背三节五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理解:病邪在肺,表现为皮肤疼痛,恶寒发热,气逆而喘,出汗,剧烈咳嗽,引起肩背疼痛,治疗时,背部第三胸椎旁,用手迅速按压,进针,区缺盆正中间的天突穴,散解肺中邪气。
原文: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
理解:病邪在肝,变现为两肋疼痛,中焦脾胃寒气重,肝藏血,肝病则淤血留置体内,肝气不足以养筋,会出现小腿筋脉抽搐,关节肿痛。
原文: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理解:病邪在脾胃,表现为肌肉痛,如果阳气有余,阴气不足的话,胃内阳热之邪盛感到胃中灼热,消化快容易饥饿;如果阳气不足,阴气有余的话,就会肠鸣腹痛,如果阴气和阳气都有余,或者都不足的话,就会发寒或发热,但无论是发寒还是发热,都可以针刺足三里穴进行调理。
原文: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理解:病邪在肾,变现为骨痛,身痛无定处,使用手按压也不能确定疼痛的部位,腹胀,腰酸痛,大便困难,肩、背、颈、项都出现疼痛,有时感到眩晕。
原文: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时眩仆;
理解:邪气在心,表现为心痛,情绪悲伤时眩晕甚至昏倒。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