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课前作业
灵枢·官能73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
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手甘者,复生如故也。
官能这篇的后半部分大概意思是雷公问黄帝针论如何“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这里黄帝的回答着重于教授学生要因材施教。黄帝说可以从学生的的相上判断其更适合教授哪一方面的诊疗技能。自古医相不分家,我在这一段里有了更好的体会,临床上病人性格是致病的一大因素之一,中医诊病讲究四诊合参,望诊居首,可知望诊之重要性,反之从一个人外在表现的相上可以判断出其性格,从而推断出病人易患疾病的方向,在诊脏腑病时尤为重要。
下面附上我在百度上找到的这一段译文
黄帝说:目明的人,可以教他们候视颜色;耳聪的人,可以教他们辨听声音;言辞辩捷的人,可以教他们传递话语,开导患者;温和恬静而手巧心细的人,可以教他们针法、灸法,以理正血气、调治各种逆乱不顺的病症,并教他们观察阴阳变化以及各种医疗方法;筋节柔缓、心气和调的人,可以教他们导引行气;嫉妒、刻薄,说话轻视人的人,可以教他们唾痈咒病;指甲粗糙、下手狠、做事爱伤人的人,可以教他们按压推揉积聚和痹症。各人的所长适得其用,各种治疗方法才可以推行,名声才可以显扬。如果传授不得其人,其功业不能成就,老师也得不到荣誉。所以说“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两句话的意思就在于此。识别手狠的人,可以试让他按压乌龟:将乌龟放置在器具下面,叫他用手从上按压,到五十天乌龟就会死掉;如果是手不狠的人,则乌龟不会死去,依然象原来那样活着。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