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证易治,阴证难医
于 军
《灵枢·论痛第五十三》:“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意思是说:“同时害的病,那身体多热的就容易好,多寒的就很难好。”
张介宾曰:“多热者,病在阳分,故易已:多寒者,病在阴分,故难已。”
热多见于表证(发热、恶寒并见)、热证(发热、恶热、喜凉)、实证(恶寒、壮热),故阳证居多。
寒多见于里证(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寒证(恶寒、畏寒、喜温)、虚证(畏寒、五心烦热、午后微热),故阴证居多。
阳证易治,阴证难医。
六经辨证里,少阴多死证。如果病人死了,那么大多数都是死于少阴病。其他五经都不太有死证,独是少阴,死证最多。而死亡的最关键原因是少阴病阳气虚脱。阳气不足,患者“多寒”。所以治疗阴证,就要解决好“寒”的问题。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