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名句体悟(第二节课前)

“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名句体悟

【靈樞】營衛生會第十八: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字面理解】:上焦气盛,故如雾露之空濛。下焦水盛,故如川渎之注泻。而气水变化之原,出于中焦,中焦者,气水之交,气方升而水方降,水欲成气,气欲成水,气水未分,故其形如沤。

【体悟】:临床面对最多的是慢病和杂病,寒热虚实纠结,主诉繁多,错综复杂,医生常被搞得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但时间久了也慢慢捋出一些头绪,久病之人大都“上焦多实、多热、多壅滞;中焦多堵;下焦多空虚。这正好是一个倒三角形,头重脚轻的状态,由于中路不通,上下无法很好的交通,所以身体频频出问题,从卦象看,是一个“否卦”结构。

从三焦的体系,启示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一定要有全局性,把生命的结构看清楚了,就知道我们眼下这一步走在哪个环节?接下来该怎么走?最后要走向哪里?这一点对一个医生来说太重要。

针对中路不通,可常用小柴胡汤的构架变化,“疏肝、清胆、和胃、导滞、畅腑、健脾”,以拨通中焦。针对上焦多实、多热,常常重用川牛膝,引“气、血、火”下行。针对下焦空虚,常用藏精7药“杜仲、川断、桑寄生、红参、制附片、生龙骨、生牡蛎”,本药组脱胎于参附龙牡汤,“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以达到封藏肾精的作用。

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元气燃烧做功的过程,就像煤气罐---橡胶管------炉灶-----锅具饭菜,炉灶之火就是生命之火、命门之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等一切的生命活动动力皆源于此。命火不旺,无非是两个原因:1、元气亏虚,气量不够;2 、橡胶管堵塞,气路不畅。前者对应下焦空虚,后者对应中路不通。“肾精”是一气周流的源动力,是生命的源头活水,所以针对上焦、中焦的治疗都是治标,而补充肾精,为生命灌根才是治本。“久病及肾”,任何疾病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都会耗竭肾精,伤及生命之根基,伤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免疫能力、纠错能力、自稳能力,所以很多疾病反反复复,颠三倒四,缠绵难愈,所以很多慢病的收功之法就在充实下焦这个地方。

【案例】:四川名医刘方柏老师治疗重度肝腹水的思路是“补下--启中”法,一方面重用熟地120克峻补肾精,重建生命之极,恢复一气周流的源动力,因为有了“精”才能去化“气”,才能接续上一气的周流;一方面疏肝、清胆、和胃、利水、畅腑,启中以疏通道路,排出腹水。因为病到这个地步,肾精几近枯竭,气化功能衰竭,肾不能主“水”,所以“水液泛滥”,我们若是能看到这个深度,对疾病的治疗就更为得力。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