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简述-雅2 张小清 第二课前作业
针刺简述
一、针刺疏通经络:《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针刺的作用主要是疏通经络。因为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与肢节”,有运行气血的功能,经络通则气血运行通畅,故针刺可以治疗疼痛、麻木、肿胀等病症。选择相应的腧穴和相应的针刺手法使经络通畅,从而使气血正常。针刺(配合灸法,又称针灸)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二、针刺调节阴阳:《灵枢_邪客第七十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泻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要求针刺时,医者应该集中精神。针刺的最终作用是调和人体阴阳,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疾病发生是多因素、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刺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穴位配伍和“补泻”等不同针刺手法完成的。
三、针刺禁忌:《灵枢_终始第九》提到针刺禁忌“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诸如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等“脉乱气散”不宜针刺。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