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第一课前作业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此篇由黄帝与伯岐发文对话开始,讲述了人与自然关系,顺应自然、违背自然法则的不同结果。男,女不同生理盛衰演变周期,以及人顺应自然法则的4种层次。
1.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2.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3. 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4.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5. 有真人者……有至人者……有圣人者……有贤人人者…..
四气调神大论第二:此篇讲述了四季中如何顺应自然法测,调神养生的理论和做法,同时提出了治未病的中医思想。
1.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2.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此篇讲述了阳气的重要性,人是自然地一部分,人身阳气相通自然,顺应则固,伤害阳气的原因
1. 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2.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3. 阳气者,烦劳则张
4.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5.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6.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7.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
8.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9.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灵枢》
本神八:此篇讲述的是人精神与五脏的关系,以及情绪影响五脏所导致的病症.
1.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2.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真不可以治之也.
Q: 什么是道?
A: 中医一开始和最终都可以用两个字解释:阴阳i
Q: 形and 神?外形,如手指,胳膊
A: 形:外形,如手指,腿。 神:看不见的力量
Q: 五邪?
A:正邪,实邪,虚邪,微邪,贼邪
Q: 治未病?
A: 未病指的是还没有得病.或者根据状况预防发病,或者根据四季和体质来养生.
Q:阳气?
A:
Q:魄,魂
A:白天见鬼,称魄,魄藏于肺. 魂藏于肝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