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的相关论述-
-雅五马瑞霞
1. 灵枢经 经脉第十: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2. 灵枢经 经脉第十:五阴气焗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六阳气俱绝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此十二经脉之败也。
3.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五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病也。
4. 灵枢经 经脉第十: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5. 灵枢经 经别第十一: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味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6. 灵枢经 经水第十二: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
7. 灵枢经 经水第十二: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度两乎?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也,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失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8. 灵枢经 经筋第十三: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驰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腑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木为噼,眦急不能卒视,指皆如右方也。
笔记:
1. 经络的构分为:经脉、络脉、正经、经水和经筋
2. 经络沟通人体阴阳五行,五脏六腑所以应天道。
3. 经脉有脉的循行病侯诊断治疗、络脉有络脉的循行诊断治疗,正经的离合出入,经水的多少与诊治、经筋的循行病侯及诊治,经络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辩证而统一。
4.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脉构成了中医的理论模型。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