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课前作业-【灵枢】本输第二-名句体悟

【灵枢】本输第二-名句体悟

雅5-曹伟浩

“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病之所舍,脏之所宜。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夏天针刺时,由于阳盛于外,经脉血满气溢,宜浅刺相应的输穴或孙络出血,即要取十二经的腧穴以及肌肉、皮肤之上的浅表部位。秋天针刺时,应取十二经的合穴,深刺或浅刺与春天针刺的方法一样。冬天针刺时,因冬天阳气深藏于内,应取十二经的井穴和脏腑的腧穴,要深刺并且留针。这是四时气候的暖热凉寒的次序,脉气所聚的处所,病疾发生的部位,针刺最为适宜的地方。如果遇到转筋的病症,令患者站立稳定,刺其当取的腧穴,就可使筋伸缩自如。如果遇到四肢偏废的痿厥病人,令患者仰卧,四肢伸开,进行针刺,就可使气血通畅。

通过四季针刺取穴原则,表明了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各种功能活动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而其变化又受到生存环境、季节气候等躯体和精神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治疗中不可忽视四时气的因素。如该名句阐述的根据四时气候顺序,气血运行的深浅,病邪逗留的部位及时令、经络皮肉等与五脏相应的关系,从而决定四时刺法。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