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笔记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歧伯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畬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 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人无法活到一百岁的原因。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 歧伯曰:其五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笔记:本篇论述了人从出生到死亡期间血气由盛至衰的过程,是“素问”第一篇”讲的男八女七的生长变化规律的进一步阐述,告诉我们要尊重生命规律,孩子好动活泼是天性,二三十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血脉气盛,应该是一生中身体最健康、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强大的时期,最适合干事创业,但是人到中年发斑须白、目始不明、血气懈堕,各种慢性病开始来临,养生防病就是中年人的必修课,到了八九十岁的晚年期就会经常讲错话、记忆力减退乃至发生现代医学的阿尔茨海默病,所以我们做子女的应该在自己保护身体健康的同时关爱父母亲的心理身体健康,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不要因为他们失忆失能失聪等而歧视他们,把他们送到养老院一丢了事,甚至遗弃他们。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洛,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笔记:这一篇讲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邪气在人体内部传变的过程,告诉我们除了外力外伤,百病都缘于外部的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热)和内部的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提醒我们邪气不会单独伤害人,只要身体不虚弱,即使遇到突然的疾风暴雨也不会生病。这里特别提到了肿块、肿瘤形成的过程,寒极生积,血脉凝滞不散,日久成积,所以肿瘤形成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控制等都有关系。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