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前作业:杨永久2021年8月4日
灵枢名句
★ 凡用鍼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宛陳則除之,邪勝則虛之
★ 五藏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
四時針刺取穴
★ 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
夏取諸俞孫絡肌肉皮膚之上。
秋取諸合,餘如春法。
冬取諸井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舍,藏之所宜。
★ 春取絡脈,夏取分腠,秋取氣口,冬取經輸。凡此四時,各以時為齊。絡脈治皮膚,分腠治肌肉,氣口治筋脈,經輸治骨髓。
时节取穴治疗方法
★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 病在藏者,取之井;
★ 病變於色者,取之滎;
★ 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按照气血流注时间发病,取当经的輸穴。
★ 病變於音者,取之經;
★ 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故命曰味主合。嘴里有味道,可以去味道当经的滎、輸穴。【周左宇】
下针的方法
★迎而奪之者,寫也;追而濟之者,補也。
注:在经络上下针,逆着经络气脉的方向为泻的手法;顺着经络气脉的方向为补的手法。
★有餘者寫之,不足者補之。
诊断的方法: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痺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
★ 五藏不和,則七竅不通;六府不合則留為癰
邪氣入侵五臟所導致的病症與其治療方法:
★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欬動肩背
★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
★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
★ 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痺。陰痺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
★ 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
治疗的原则
★ 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四海及四海的俞穴治疗
★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應四海也。
• 黃帝曰:遠乎哉,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願聞應之奈何? 歧伯答曰:必先明知陰陽表裏滎輸所在,四海定矣。 黃帝曰:定之奈何? 歧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其輸上在氣街,下至三里; 衝脈者,為十二經之海,其輸上在於大杼,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 膻中者,為氣之海,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前在於人迎, 腦為髓之海,其輸上在於其蓋,下在風府。
清氣滑,濁氣澀,所以針刺時的手法不一樣
★ 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濁相干者,以數調之也
针灸的原则
★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
★鍼所不為,灸之所宜
★ 用鍼之要,無忘其神
★ 鍼論曰:得其人乃傳,非其人勿言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