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

1九针的名称: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二曰员针;三曰提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员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长四寸。

2九针用途: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提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3 用针的原则: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凡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 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

4五脏六腑十二原: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5十二原穴: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6 针刺治疗原则: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