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课前作业 上工

第二节课前作业 上工

 雅1班林志生

工是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说文》:医,治病工也。 对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上工。灵枢中对上工有明确的标准。

1、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

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

理解:用针来治病,关键是调节好人的阴阳。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在疗效上,上工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可以达到90%,中工达到70%,下工达到60%。

2、帝曰:候其可刺奈何?伯高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

    理解:上工能够治未病。治未病就是见肝有病,预先就知道会传到脾,所以先去实脾,使脾不会受肝的邪气。如果不懂得疾病产生原因及发展规律,头痛医头,足痛医足,见肝有病,不晓相传,只一心治肝,就是治已病,只能为中工。

3、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究,各在其处,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故曰上工。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

理解: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上工能够随机而变,针对病情发展变化而随时变更治疗方法,以取得最好的疗效。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