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
★ 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净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 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
倪海厦老师的教学中,经常提到针灸要追求神,而不是追求形。这一篇讲到下针的上守神,是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意思是说手段高明的医生能够掌握患者内在气血的虚实情况,并据此用针进行补泻。
上守机者,知守气也。针的得气,临床上可以根据针周围的皮肤,有粉红的一圈来判断,有则为得气,没有得气可以通过捻转插提等方法来得气。得气才会效果好。
实症泻之,虚症补之。先确定病所在的是哪条经络,然后实则泻子穴,虚则补母穴,判断虚实的方法,一可以根据时间简单判断,如一周内一般为实症,时间长的一般为虚症,二可以根据症状判断,一般痛为实症,酸麻为虚证。
迎而夺之者,泻也,是说迎着邪气到来的方向此用泻法。追而济之者,补也,是说随着邪气逝去的方向而采用补法。补泻的手法,有迎随法,有顺气为补则为迎,逆气为泻则为随。此外还有插提法,针好引到气后,再往里插一下为泻,再往外提一下为补。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