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一书院 第二课《黄帝内经灵枢》课前作业

雅3班 范浩

本篇主要论述了病邪在五脏时,人体所表现出的症状,体现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辨证的方法。

本篇名句选: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欬動肩背

感悟与理解:病邪在肺时,肺主皮肤,就会皮肤疼痛,并有表证出现,发寒热,气逆而喘,出汗,咳嗽时牵动肩背而痛。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

感悟与理解:病邪在肝时,就会表现为两胁疼痛,寒气停留在中焦脾胃,肝藏血,会有淤血在体内,肝主筋,小腿抽筋。

★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

感悟与理解:病邪在脾胃时,脾主肌肉,所以就会导致肌肉疼痛。如果病人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胃腑阳热之邪盛而感到胃中灼热、消食善饥

★邪在肾,则病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颈项痛,时眩。

感悟与理解:病邪在肾,肾主骨,就会骨痛、阴痹。所谓阴痹,就是疼痛不定,用手按也找不到疼痛所在,且伴有腹胀腰痛,大便困难(肾主二便),肩、背、颈项疼痛,时常昏眩等症状。

★ 邪在心,则病心痛,喜悲時眩仆

理解与感悟:病邪在心,就会心痛,常有悲伤的感觉,时常眩昏仆倒。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