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次课后作业227雅5班-闫宇

钱乙先生的面诊和黄帝内经的面诊的区别

黄帝内经的面诊包括三个方面:

1.    脏腑、肢体在面部反映的位置。(详细附后)

印堂为肺,鼻根为心,鼻梁为肝,鼻翼为胃,鼻尖为脾,左右脸颊为肾。

2.    根据面部色泽变化辨别疾病。(附后)

3.  論述了黑色出於庭、赤色出兩顴且大如拇指等兩種病象,在疾病預後診斷上的價值。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 黃帝曰:大氣入于藏府者,不病而卒死矣。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黃帝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钱乙先生的面诊包含两个方面:

1.   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赤者,熱也,隨證治之。

2.   目內證

赤者,心熱,導赤散主之。

淡紅者,心虛熱,生犀散">生犀散主之。

青者,肝熱,瀉青丸">瀉青丸主之。淺淡者補之。

黃者,脾熱,瀉黃散主之。

無精光者,腎虛,地黃丸">地黃丸主之。



左边:上图为黄帝内经的面诊图,下图为钱乙先生的面诊图。

黄帝内经原文:

脏腑、肢体在面部反映的位置。

雷公再拜曰:善哉!其死有期乎? 黃帝曰:察色以言其時。 雷公曰:善乎!願卒聞之。 黃帝曰:庭者,首面也; 闕上者,咽喉也; 闕中者,肺也; 下極者,心也; 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膽也; 下者,脾也; 方上者,胃也; 中央者,大腸也; 挾大腸者,腎也;當腎者,臍也; 面王以上者,小腸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 顴者,肩也;顴後者,臂也;臂下者,手也; 目內眥上者,膺乳也; 挾繩而上者,背也; 循牙車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脛也;當脛以下者,足也; 巨分者,股裏也;巨屈者,膝臏也。 此五藏六府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審察澤夭,謂之良工。

 根据面部色泽变化辨别疾病。

沉濁為內,浮澤為外。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搏,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麤,沉天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 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于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ã陰之屬也。女子在于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搏為聚,方員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 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藏,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 五部五官 (此图为林大栋老师整理)

1个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