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课作业

灵枢课前作业

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

                                               雅2班-王庆丽

题解:介绍九针和十二原,也就是九种不同针具的名称、对应脏腑的治疗原理

本篇之名句: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气筋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刺之微在速迟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道顺,正行无间,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而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

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学习心得:根据以上理论及“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配合望诊,进行补泻,效果立竿见影。上星期我一邻居,因感冒吃了五付中药后,症状有缓解,但后来口腔溃疡,咽喉红肿。我一看方子,一票的阳药,11味药里只有白芍,丹皮两味阴药,再看其舌苔,中焦凹陷,胖大舌,苔黄腻,判断其中焦於堵上下交通不利,脾实,痰湿热都有,“泻其子补其母”,那么泻肺热,补心阳,心肾同为少阴系统。 按照这一原则扎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然施针方法有很多种,效果也是很显著,但有理有据的扎针,知道前因后果,同时也可以用按摩和灸的方法来做补泻岂不是更好,这样会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