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体内发生的病变,必然会反映到体表,面色就是这种体表反映之一。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望面”则是判断的第一步,其面诊以“望面色、察形态、看神气”的方法来预测人体的健康状况。
我国正常人的面色微黄,略带红润,稍有光泽,医学称之为"常色"。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则称为"病色"。中医认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这种说法,揭示了面色和健康的一些内在联系。
《钱乙先生儿科》面诊与《皇帝內经》成人面诊的差异《皇帝內经》
上部候頭下部候足中部候臟腑合五色主病之診法
天庭面首,闕上喉咽,闕中印堂,候肺之原。山根候心,年壽候肝,兩傍候膽,脾胃鼻端。頰腎腰臍,顴下大腸,顴內小腑,面王子膀。當顴候肩,顴外候臂,顴外之下,乃候手位。根傍乳膺,繩上候背,牙車下股,膝脛足位。
〔註〕:
此以上部候頭,下部候足,中部候臟腑,合五色主病之診法也:
闕中者,兩眉之間,謂之印堂,中部之最高者,故應候肺之疾也。
印堂之上,名曰闕上,闕上至髮際,名曰天庭。天庭為上部之上,故應候頭面之疾也。闕上為上部之下,故應候咽喉之疾也。
山根者,兩目之間,即下極也,在肺下之部,故應候心之疾也。
年壽者,下極之下,即鼻柱也,在心下之部,故應候肝之疾也。
面傍者,年壽之左右,膽附於肝,故應候膽之疾也。
鼻端者,年壽之下,謂之面王,即準頭鼻孔也,在肝下之部,故應候脾之疾也。
鼻孔者,即方上也,脾胃相連,故應候胃之疾也。
耳前之下,謂之兩頰,四臟居腹而皆一,惟腎居脊而有兩,故兩頰應候腎之疾也;與腰臍對,故又應候腰,臍之疾也。
頰內高骨,謂之兩顴之下,在腎下之部,故應候大腸之疾也。
顴內者,即兩顴之內也,小腑者,謂小腸之腑也,小腸在大腸之上,故應候之也。
準頭上至於庭,皆謂之明堂,準頭下至於頦,皆謂之面王。面王者,即人中承漿之部也。膀胱者,腎之腑也,子處者,即精室血海也,皆居腎之下,故面王應候子處膀胱之疾也。
此臟腑上下,內外之部位也。
五部以頦候腎者,以水居極下,且子處中通兩腎也。以天庭候心者,以火居極上故也。以左頰候肝者,以木位居左故也。以右頰候肺者,以金位居右故也。以鼻候脾者,以土位居中故也。當顴者,當兩顴骨之部也,顴為骨之本,而居外部之上,故應候肩之疾也。肩接乎臂,故顴骨之外,應候臂之疾也。臂接乎手,故顴外之下,應候手部之疾也。根傍者,山根兩傍,兩目內眥之部也,而居內部之上,故應候膺乳胸前之疾也。兩頰候腰腎,頰外從頰骨上引曰繩骨,故應候背之疾也。頰外從頰骨下引曰牙車骨,故應候股下膝脛足部之疾也。此肢體上下,內外之部位也。
成人:黄帝内经:成人眉心上为咽喉,印堂为肺,鼻根为心,鼻梁为肝,面傍年寿左右胆,胆附於肝左右鼻翼为胃,鼻尖为脾,肾在两边面颊,脸颊为肾人中为膀胱,下巴对应肠胃。
《钱乙先生儿科》: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赤者,熱也,隨證治之。
总结小儿是先天的圆运动气化状态,左升右降,成人是个全息面部健康图,偏向于人体五脏六腑上下之间的排列。小儿与成人脸部望诊位置不同简单的体现如下:
1、 肝位置不同,钱乙先生儿科肝在左腮,黄帝内经成人在鼻梁中间;
2、 肺位置不同,钱乙先生儿科肺在右腮,黄帝内经成人在印堂两眉间;
3、 心位置不同,钱乙先生儿科的心在额头,黄帝内经成人鼻根为心;
4、 脾位置不同,钱乙先生儿科脾在鼻子,黄帝内经成人鼻端;
5、肾位置不同,钱乙先生儿科肾在下巴,黄帝内经成人在两颊之间。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