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問於黃帝曰:五色獨決於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謂也。 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 黃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藏次於中央,六府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五藏安於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見,明堂潤澤以清,五官惡得無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聞乎? 黃帝曰:五色之見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於病矣。其色部乘襲者,雖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 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沉濁為內,浮澤為外。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搏,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麤,沉天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氣痛,聚未成也。 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于面王,為小腹痛;下為卵痛;其圜直為莖痛,高為本,下為首,狐疝ã陰之屬也。女子在于面王,為膀胱子處之病,散為痛,搏為聚,方員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隨而下至胝,為淫,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 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在面王為不日。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藏,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肺合皮,脾合肉,腎合骨也。
【素問】刺熱篇第三十二
· 五臟熱病還未發時,便會先在臉上的相對應部位顯現出紅色,此時就應該進行治療。
· 肝熱病者,左頰先赤, 心熱病者,顏先赤, 脾熱病者,鼻先赤, 肺熱病者,右頰先赤, 腎熱病者,頤先赤, 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熱病從部所起者,至期而已;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則死。諸當汗者,至其所勝日,汗大出也。
· 從面色來推斷腹部疾病。
· 頰下逆顴為大瘕, 下牙車為腹滿, 顴後為脇痛, 頰上者,鬲上也。
小兒藥證直訣
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赤者,熱也,隨證治之。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