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第二课课前笔记

【靈樞】---第二课课前笔记

by 任萍


【靈樞】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 【本篇題解】百病,指的是一切的疾病,所以百病始生,指的就是一切疾病發生的開始。 本篇之名句選: ★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藏,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 ★ 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 ★ 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洛,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 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寫則寫,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笔记:生病的三个因素:风雨寒暑;清湿;喜怒,伤及三大部位:上,下,脏,治病辩证更重要,如果喜怒引起的脏病,需要引导患者的自我心里调节更重要。

【靈樞】五味論第六十三

本篇之名句選: ★ 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  ★ 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 ★ 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 ★ 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 ★ 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挽心。

笔记:五味多食造成的损伤:酸—癃;咸—渴,辛—洞心,苦—变呕,甘—悗心

 【靈樞】五色第四十九

☀ 【本篇題解】五色,是指青、赤、黃、白、黑,也就是在講述色診——當面部出現病色時,依其所在部位,代表不同的臟腑出問題。

本篇之名句選: ★ 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 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 ★ 察色以言其時

★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謂五官。

 【靈樞】陰陽清濁第四十

☀ 【本篇題解】本篇說明人體的精氣有分清氣和濁氣,以及在陰經和陽經中的精氣的清濁差異。

人體的精氣有清濁之分,陰經中的精氣清,陽經中的精氣濁,陰經中又屬肺經最清,陽經中又屬小腸經最濁。

本篇之名句選: ★ 受穀者濁,受氣者清。清者注陰,濁者注陽。 ★ 濁而清者,上出於咽,清而濁者,則下行。清濁相干,命曰亂氣 ★ 清者其氣滑,濁者其氣澀,此氣之常也。故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清濁相干者,以調之也

·        此真臨床之所見也!!!

 

【靈樞】五閱五使第三十七

☀ 【本篇題解】五閱五使指的是面部的五官五色可以反映內部五臟的變化。 本篇之名句選: ★ 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五色更出,以應五時,各如其常,經氣入藏,必當治理

★.鼻者,肺之官也; 目者,肝之官也; 口唇者,脾之官也; 舌者,心之官也; 耳者,腎之官也。

笔记:此为望的依据吧

【靈樞】決氣第三十

☀ 【本篇題解】「決」是分辨的意思,因此《決氣》這篇就是在講人體的六氣——精、氣、津、液、血、脈的介紹。

本篇之名句選: ★ 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 ★ 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 ★ 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 穀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 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 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 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