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前作业---临证班 赵红宇

本篇之名句選:
★ 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

【释义】岐伯说:血气已经和调,荣卫已经通畅,五脏都已形成,神气居藏于心中,魂魄俱备,便成为人。
★ 五藏堅固,血脈和調,肌肉解利,皮膚致密,營衛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氣以度行,六府化穀,津液布揚,各如其常,故能長久

【释义】岐伯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滑润,皮肤细密,营卫之气的运行保持正常而无错乱,呼吸平和舒缓,不粗不急,气行遵循一定度数,六腑消化谷物,津液布散诸窍,脏腑、气血、肌肉、皮肤各循其常规,所以寿命得以长久。
★ 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

【释义】岐伯说:鼻孔深而且长,面部四旁骨骼高大方正,能通调营卫之气及三焦、三里的脉气,鼻骨高起而鼻肉丰满,这样,便可活至百岁,寿终天年。

天年,即天赋之年岁。

本篇从先天禀赋和后天发育,讲述了人的生命形成和生长衰老过程。

重点阐述了人的寿夭与气血的盛衰、脏腑的强弱、皮肤致密、肌肉解利以及营卫运行的不失其常等因素有关。强调“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的原则,成为诊断疾病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心得:

因本篇主要围绕天寿问题进行论述,故名为"天年"。

在传统中医哲学中“天”可指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是物质性的自然界。

“天年”之“天”就是指这种自然状态。

天年即先天赋予的寿命限度,也称天寿。简单说,也就是自然寿命。

人有生老病死,它是个体发育过程中一系列不可逆转的量变和质变过程,是生命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中医学在论述天年时,提到人的寿命可以达到百岁。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古代这种人寿限的认识与当代老年医学有关寿限的认识颇为一致。根据养生方面的论述,一般认为天年为120岁。

《尚书》曰:“以百二十为寿。”

《养生论》记载:“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

老子认为:“人生大期,以百二十为度。”

《左传》:“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

根据现代科学理论推算,人类自然寿命应当是100~150岁。

本篇从内脏的强弱、血气的盛衰等探讨了人寿天的因素。

需要指出的是,先天条件并不是绝对的,

如果先天秉气薄弱,后天尚可资培,

若更能无犯虚邪贼风,重视体育锻炼,也可同享长寿。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