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篇 杂病
本篇论述了多种疾病,因范围广泛、没有一定类别,故命名为"杂病"。
原文: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皖院然,腰脊强。取足太陽胭中血络。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陽明。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厥而腹向向然,多寒气,腹中谷谷,便溲难,取足太陰。嗌干,口中热如胶,取足少陰。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整,刺膝无疑。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疟不渴,间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
提要:本段论述了厥、嗌干、膝痛、喉痹、疟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白话解:厥病胸中满闷,面部肿胀,涎液不能收,突然出现言语困难,甚至不能言语的,这是足陽明胃经的病变,应取足陽明经的穴位。气向上逆充塞咽喉,致使不能言语,手足清冷,大便不通,是足少陰肾经的病变,治疗时应取肾经的穴位。厥气上逆而腹中胀满,寒气内盛,肠鸣,大小便不利等,病变在足太陰脾经,治疗时应取足太陰脾经的腧穴。咽中干,口中燥热,口中津液稠粘似胶,是足少陰肾经的病变,应取足少陰肾经的穴位针刺治疗。足膝中疼痛,应用员利针刺足陽明胃经的犊鼻穴,出针之后,间隔一段时间可以再次治疗,员利针是长似牛尾长毛的大针,十分适合针刺膝部。喉痹,若是不能说话,就针刺足陽明胃经的腧穴;若是还能说话,就针刺手陽明大肠经。疟病,不渴,隔一日发作,应针刺足陽明胃经的穴位;.若是口渴,而且每天发作,就取手陽明大肠经。
思考:“离穴不离经”,“不明经络脏腑,开口动手便错”。不同的症状,是不同经病的表现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