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十二原》——陈剑飞临证班(课前作业)

灵枢_九针十二原第一

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针灸作为中医学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临床上同样的穴位,不同的人去针刺同一病人,并且按的相同的角度,有时候疗效却不尽相同;同样的人,同样的角度,在不同的时间点为同一病人针刺,效果有时候也不太相同。究其缘由,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得气可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所谓得气,一般认为针刺后出现酸麻胀痛,传导,过电的感觉谓之得气,有些医家则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只有出现循经传感才能谓之得气。笔者临床经验有限,在临床上观察到出现酸胀后的效果往往比没有任何感觉的针刺治疗效果会好很多,而出现循经传感的现象,往往效果会更好。并且针刺后,很多寒气很重的患者,会出现穴位附近,温度迅速降低,冒凉气的现象。这可能是针刺后体内正气到达,驱赶身体寒气所致,大概这也可以称之为气至。

临床实践中,如咽痛,头痛,痛经等,很多患者针刺后5分钟左右便会缓解,这大概就是古人所讲的“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但是还有很多患者在针刺后效果一般,或者不理想,这应该是医者水平所限。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追求明乎若见苍天的效果,让每一位患者尽快解除病痛。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