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冷知识,小儿“变蒸”之说

中医冷知识:小儿“变蒸”说!


入冬後,嬰幼兒病患,都是發中低燒而去打點滴,但詳問後,基本不是病,而是〝小兒蒸變〞現代醫學的無知,不知小兒的生理規律而誤導年輕父母,導致不少悲劇發生!年輕的父母讀讀以下的有關內容吧!別在當白老鼠了….

 

中醫認為,人體有320塊骨頭(是和現代解剖學有些出入,但不能就此而否認古人的智慧),嬰兒生下來以後,骨的發育以1天10段而論,32天,總計為320段,以此為一週期,稱為一“蒸”。骨之餘氣,自腦入齦,長成32顆牙齒。每個“蒸”週期完畢,小兒都會發虛熱或一些別的“病症”,每變蒸一次,小兒的情緒性格都會和以前不一樣。十個週期即是小蒸完畢,一共320天。在“蒸”的同時,內臟(經絡)也以這個週期生長發育,分別為腎(經);膀胱(經);心(經);小腸(經);肝(經);膽(經);肺(經);大腸(經);脾(經);胃(經)。具體“變蒸”情況如下:


1、32天,腎(經)發育,生“志”(原文“志”,指小兒有自己的意識)
2、64天,膀胱(經)發育,在耳及脊骨的末端會發冷
3、96天,心(經)發育,為喜(會笑)
4、128天,小腸(經)發育,小兒容易出汗和微驚
5、160天,肝(經)發育,小兒容易哭
6、192天,膽(經)發育,小兒會產生兩眼不閉和麵紅的現象
7、224天,肺(經)發育,小兒開始發出聲音
8、256天,大腸(經)發育,小兒容易發熱出汗,也有不出汗的情況
9、288天,脾(經)發育,脾臟主思慮
10、320天,胃(經)發育,小兒容易不思飲食,腹痛或嘔吐食物


經過這十次變化以後,小兒就開始長牙齒,學習說話,懂得喜怒哀樂,小兒的第一階段的成長就完成啦。

 

所以在一歲以內,小孩的發育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多次的變蒸,會引起生理的變化,而又往往認為是疾病,引起誤哉`治。錢乙引用老師的話說:無汗的發熱,用發汗法來退熱;有嘔吐者,用微下(輕輕的瀉藥)的方法來治療,不能用其他的治療方法,不能抑制小兒的變蒸過程。


很多小兒注射了過量的抗生素後,都會有生長發育遲緩的現象,這就是抗生素抑制了變蒸過程。對於小兒,什麼是病,什麼是變蒸,應該如何處理……………………..

 

1、小兒發燒,如果耳朵不熱,就不是病,是“蒸”。
2、小兒受了風寒發熱,沒有汗出,可以適當讓小兒喝稍熱牛奶,洗溫度稍高的澡(可以加點點酒),引發小兒出汗,汗出燒退。
3、小兒發燒,一陣陣的,下午晚上比較嚴重,通常是大便不通內熱引起的。讓小兒多喝水,拉大便。大便不出,可以用削成鉛筆狀的肥皂塞到寶寶的屁股,幾分鐘後就可以拉出大便啦!但千萬別給小兒喝蜂蜜,蜂蜜裏含有一種微量病毒必須用開水煮10分鐘才能死掉,大人抵抗力強,是不會有問題的,但是小孩抵抗力弱,腸胃等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喝蜂蜜會中毒的。
4、變蒸過程會產生很多類似疾病的現象,比如:發燒(虛熱);幾天甚至10來天不大便;嘔吐;不吃東西,不喝奶;愛哭鬧等等。如何分辨是變蒸還是疾病呢,通常變蒸的症狀比較單一,比較輕微,而且小兒的精神比較好,還有就是看看時間,是不是上述的變蒸時間附近。比如小兒多日不大便,但不發燒,不哭鬧,除了食欲稍減,精神很好,這就是變蒸,只要注意給他多喝水,太長時間不大便,適當通通便就可以啦,沒什麼好擔心的。
5、小兒大便發硬發黑,發紅,很臭,就是內熱。小兒大便發青,很稀,有不消化的東西就是內寒。

 

變蒸的過程是不是只是一歲以內的小兒才有呢,其實不是的,變蒸其實就是一種生長發育過程。在人生的很多階段都會碰到,比較明顯的是7、8歲換牙的階段,這是個“蒸”的過程,很多小孩換牙前會低燒,家長得注意,別當成病亂用藥。14-16歲長身體,來月經的過程,這也是“蒸”的過程。2-30多歲長智齒的過程,也是一個“蒸”的過程


2个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