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廷贤先生学思研究》《万病回春》和《寿世保元》中的名方——龚氏鼻病名方探究
根据中医大脑的AI统计计算龚先生六本医著总有281各病症。病症有癫痫、下疳、中暑、乳病、五疸、不寐、腹痛、通治等涉人身的五官、六经、脏腑、表里及气血、虚实、火热、寒暑风湿燥几乎所有内科病症病名。其中有48病症是六本医著中都有阐述。主要在妇科和产科以及生殖等疾病,五官、五脏及疮肿症等
针对龚先生的六部医著中都有论述的病症中选取鼻病的辩症为例,并在龚先生的《万病回春》《寿世保元》两部医著中查找和分析处方药单:
鼻病辩证:夫鼻者肺之候。時常和則吸飲香臭矣。若七情內郁。六淫外傷。飲食勞役之過。則鼻氣不能宣調。清道壅塞。即為病也。為衄血。為流清涕。為瘡瘍。為窒塞不通。為濁涕不聞香臭。此皆臟腑不調。邪氣鬱於鼻。而清道壅塞矣。寒則溫之。熱則清之。塞則通之。壅則散之可也。
一、《万病回春》鼻病探究
症状1:
脈:右寸洪數,鼻衄鼻齄;左寸浮緩,鼻涕風邪。
鼻塞聲重流涕者,肺感風寒也。
用药:
通竅湯 治感冒風寒,鼻塞聲重流清涕。
防風 羌活 藁本 升麻 乾葛 川芎 蒼朮 白芷(各一錢) 麻黃 川椒 細辛 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姜三片、蔥白三根,水煎熱服。肺有邪火,加黃芩一錢。
症状2:
鼻不聞香臭者,肺經有風熱也。
用药:
麗澤通氣散 治鼻不聞香臭。
黃耆 蒼朮 羌活 獨活 防風 升麻 葛根 甘草 川椒(去閉目子不用) 麻黃(不去節,冬月加) 白芷(各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蔥白三根,水煎,食遠溫服。忌生冷、風涼處坐臥。
症状3:
鼻淵者,膽移熱於腦也。用药:
荊芥 柴胡 川芎 當歸 生地黃 芍藥 白芷 防風 薄荷 山梔 黃芩 桔梗 連翹(各等分) 甘草(減半)
上銼散,水煎,食遠服。
症状4:
鼻赤者,熱血入肺,成酒齄鼻也。
用药:
1)清血四物湯
當歸(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生地(酒洗) 黃芩(酒炒) 紅花(酒洗) 茯苓(去皮) 陳皮(各等分) 甘草(生,減半)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水煎,調五靈脂末同服。如氣弱加酒浸黃耆。
2)金花丸 治上焦一切火症鼻紅。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 大黃(酒煨) 桔梗(各等分)
上為細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臨臥時白湯送下。
症状5:鼻頭紫黑者,屬風寒血冷則凝滯而不散也。
用药:當歸活血湯 治鼻準頭紫黑,血冷凝滯。
當歸 川芎 荊芥 薄荷 芍藥 紅花 甘草 牡丹皮 桔梗 防風 山梔 黃芩 連翹 白芷(各等分。)
上銼一劑,姜一片、細茶一撮,水煎,食後溫服。
補遺方
治鼻不聞香臭
細辛 白芷 防風 羌活 當歸 川芎 半夏 桔梗 陳皮 茯苓(各一錢) 薄荷(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食後服。
病例:
男子,面白鼻流清涕,不聞香臭三年矣。余以為肺氣虛,用補中益氣加麥門、山梔而愈。
右手脈浮洪而數。為鼻衄流血。左手脈浮緩。為傷風鼻塞。鼻流清涕。
症状6:論肺熱鼻流濁涕。壅塞不通。又治鼻不聞香臭。
用药:
神愈散
細辛白芷與防風。羌活當歸半夏芎。桔梗茯苓陳皮等。十味等分銼和同。三錢薄荷姜煎服。氣息調勻鼻窒通。
症状7:治腦漏。
用药1):
防風 荊芥 獨活 連翹 藁本 辛夷 甘草 細辛 牙皂 石菖蒲
上銼。水煎服。如數服未效。可將後藥三味為末。棉裹塞鼻內。即效。
症状8:論鼻流濁涕不止者。名曰鼻淵。乃風熱在腦。傷其腦氣。腦氣不固。而液自滲泄也。用药:
白芷(一兩) 辛夷仁 蒼耳(炒各一錢五分) 薄荷(五分)
上銼。水煎服。
症状9:論鼻中流出臭膿水。名曰腦漏。用药:
辛荑花(一錢) 黃耆(一錢) 人參(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 白芍(二錢) 川芎(一錢) 白芷(一錢) 細辛(八分) 黃芩(酒炒一錢) 甘草(六分)
上銼一劑。燈心三十根。水煎。食遠服。
症状10:治顙疳或鼻疳。
乳香(五分) 沒藥(五分) 孩兒茶(一錢) 雞䏶胵(焙黃色一錢)
上為末。擦患處。
病例:老人鼻中流涕不幹。獨蒜四五個。搗如泥。貼腳底心下。用紙貼之。其涕不再發。
病例:男子酒齄鼻。雄豬膽每日早以好酒調服一個。不過半月。如舊。
症状11:治糟鼻驗方。
用硫黃為細末。甚者加草烏。同為末。以酥油調稀。塗患處。如覺痛苦。用梔子煎湯服之。或洗藥處。即愈。
症状12:論鼻赤久不瘥。用大黃、芒硝、檳榔等分為末。水調。敷患處。三四次洗淨。以新銀杏去殼嚼爛。敷於鼻上。不過五七次。即如舊。
症状13:治赤鼻。檳榔為片。將茄汁浸曬一二次。為末。面上紅累。硫黃以人乳浸滿碗。傾入湯鍋煮乾。先須用唾濕鼻。方抹藥末。
症状14:論鼻淵頭眩。
清泥丸斂神湯
人參 防風 麥門冬(去心) 當歸頭 枯芩(酒炒) 川芎 黃連(酒炒各一錢) 蔓荊子(八分) 升麻(三分) 生甘草(二分) 明天麻 製半夏(各七分)
上銼。水煎。食遠服。腦漏者。加蒼耳子二錢。黃耆一錢。
一論鼻流涕。久而不愈。乃成腦漏。必因虧損元陽。以致外寒內熱。甚則有滴下腥臭之惡者也。知保養服藥。方可漸次許痊。
加味防風湯
防風(一錢) 片芩(酒炒一錢五分) 人參 白芨(各一錢) 麥門冬(去心二錢) 生甘草(五分) 知母(一錢) 炒白芍(一錢) 懷生地(酒洗一錢) 黃柏(酒炒一錢) 黃耆(一錢) 黃連(酒炒一錢) 當歸頭 百合(各一錢)
上銼。水煎。食遠。溫服。
症状15:論鼻涕長流。名鼻淵也。
當歸 川芎 白芷 人參 白茯苓 蒼耳子 香附子(各一錢) 天竺黃(三錢) 防風 秦艽 荊芥 薄荷 麥門冬 蔓荊子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湯送下效。
一男子面白鼻流清涕。不聞馨穢。三年矣。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山梔而愈。
症状16:論色欲太過。虛損白濁。鼽出清涕如泉湧者。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加黃柏、知母、白芷、細辛、藁本、五味子、白菊、辛夷、蒼耳葉。水煎。溫服。
症状17:論肺虛。為四氣所幹。鼻內壅塞。涕出不已。或氣息不通。或不聞香臭。
川芎 白芷 細辛 藁本 防風 木通 辛夷仁 甘草
上銼。水煎服。
症状18:治鼻中肉贅。臭不可近。痛不可搖。以白礬末加硇砂少許。吹其上。頃之化水而消。與勝濕湯合瀉白散二劑。此係厚壅濕熱。蒸於肺門。如雨霽之地。突生芝菌也。
症状19:治鼻中肉贅。用藕節有毛處一節。燒灰存性為末。吹患處即瘥。
一治血熱入肺。名曰酒齄鼻。此方主之。
苦參(淨末四兩) 當歸(淨末二兩)
上和調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後。熱茶送下。
症状20:治鼻疳爛通鼻孔。余治陳都憲夫人。患此得效。
鹿角(一兩) 白礬(一兩俱放在瓦上隔火煅過) 人頭髮(五錢在燈火上燒過)
上為末。先用花椒湯洗淨。摻藥於疳上。三四次即愈。如瘡不收口。用瓦松燒灰存性研末。乾摻之即收。
症状21:人酒齄鼻紅赤。余用此方。晚服用六味地黃丸全料加當歸二兩。苦參四兩。空心服。不兩月而愈。
金花丸
黃連(二兩) 枯芩(二兩) 黃柏(二兩) 梔子(一兩) 大黃(二兩酒蒸九次) 桔梗 白粉葛(各二兩)
上為細末。水法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溫水送下。
二、《寿世保元》鼻病探究
1、症状:右手脈浮洪而數。為鼻衄流血。左手脈浮緩。為傷風鼻塞。鼻流清涕。
2、鼻病症因辩证
夫鼻者肺之候。時常和則吸飲香臭矣。若七情內郁。六淫外傷。飲食勞役之過。則鼻氣不能宣調。清道壅塞。即為病也。為衄血。為流清涕。為瘡瘍。為窒塞不通。為濁涕不聞香臭。此皆臟腑不調。邪氣鬱於鼻。而清道壅塞矣。寒則溫之。熱則清之。塞則通之。壅則散之可也。
症状1:論肺熱鼻流濁涕。壅塞不通。又治鼻不聞香臭。
用药:
神愈散
細辛白芷與防風。羌活當歸半夏芎。桔梗茯苓陳皮等。十味等分銼和同。三錢薄荷姜煎服。氣息調勻鼻窒通。
症状2:
治腦漏。
用药:防風 荊芥 獨活 連翹 藁本 辛夷 甘草 細辛 牙皂 石菖蒲
上銼。水煎服。如數服未效。可將後藥三味為末。棉裹塞鼻內。即效。
症状3:
論鼻流濁涕不止者。名曰鼻淵。乃風熱在腦。傷其腦氣。腦氣不固。而液自滲泄也。用药:蒼耳散
白芷(一兩) 辛夷仁 蒼耳(炒各一錢五分) 薄荷(五分)
上銼。水煎服。
症状4:論鼻中流出臭膿水。名曰腦漏。用药:辛夷散
辛荑花(一錢) 黃耆(一錢) 人參(一錢五分) 當歸(一錢) 白芍(二錢) 川芎(一錢) 白芷(一錢) 細辛(八分) 黃芩(酒炒一錢) 甘草(六分)
上銼一劑。燈心三十根。水煎。食遠服。
症状5:治顙疳或鼻疳。
用药:乳香(五分) 沒藥(五分) 孩兒茶(一錢) 雞䏶胵(焙黃色一錢)
上為末。擦患處。
1)老人鼻中流涕不幹。獨蒜四五個。搗如泥。貼腳底心下。用紙貼之。其涕不再發。
2)男子酒齄鼻。雄豬膽每日早以好酒調服一個。不過半月。如舊。
3)治糟鼻驗方。
用硫黃為細末。甚者加草烏。同為末。以酥油調稀。塗患處。如覺痛苦。用梔子煎湯服之。或洗藥處。即愈。
4)論鼻赤久不瘥。用大黃、芒硝、檳榔等分為末。水調。敷患處。三四次洗淨。以新銀杏去殼嚼爛。敷於鼻上。不過五七次。即如舊。
5)治赤鼻。檳榔為片。將茄汁浸曬一二次。為末。面上紅累。硫黃以人乳浸滿碗。傾入湯鍋煮乾。先須用唾濕鼻。方抹藥末。
6)論鼻淵頭眩。
清泥丸斂神湯
人參 防風 麥門冬(去心) 當歸頭 枯芩(酒炒) 川芎 黃連(酒炒各一錢) 蔓荊子(八分) 升麻(三分) 生甘草(二分) 明天麻 製半夏(各七分)
上銼。水煎。食遠服。腦漏者。加蒼耳子二錢。黃耆一錢。
7)論鼻流涕。久而不愈。乃成腦漏。必因虧損元陽。以致外寒內熱。甚則有滴下腥臭之惡者也。知保養服藥。方可漸次許痊。
加味防風湯
防風(一錢) 片芩(酒炒一錢五分) 人參 白芨(各一錢) 麥門冬(去心二錢) 生甘草(五分) 知母(一錢) 炒白芍(一錢) 懷生地(酒洗一錢) 黃柏(酒炒一錢) 黃耆(一錢) 黃連(酒炒一錢) 當歸頭 百合(各一錢)
上銼。水煎。食遠。溫服。
8)論鼻涕長流。名鼻淵也。
當歸 川芎 白芷 人參 白茯苓 蒼耳子 香附子(各一錢) 天竺黃(三錢) 防風 秦艽 荊芥 薄荷 麥門冬 蔓荊子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湯送下效。
一男子面白鼻流清涕。不聞馨穢。三年矣。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山梔而愈。
9)論色欲太過。虛損白濁。鼽出清涕如泉湧者。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依本方加黃柏、知母、白芷、細辛、藁本、五味子、白菊、辛夷、蒼耳葉。水煎。溫服。
10)論肺虛。為四氣所幹。鼻內壅塞。涕出不已。或氣息不通。或不聞香臭。
川芎 白芷 細辛 藁本 防風 木通 辛夷仁 甘草
上銼。水煎服。
11)治鼻中肉贅。臭不可近。痛不可搖。以白礬末加硇砂少許。吹其上。頃之化水而消。與勝濕湯合瀉白散二劑。此係厚壅濕熱。蒸於肺門。如雨霽之地。突生芝菌也。
12)治鼻中肉贅。用藕節有毛處一節。燒灰存性為末。吹患處即瘥。
13)治血熱入肺。名曰酒齄鼻。此方主之。
苦參(淨末四兩) 當歸(淨末二兩)
上和調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後。熱茶送下。
14)治鼻疳爛通鼻孔。余治陳都憲夫人。患此得效。
鹿角(一兩) 白礬(一兩俱放在瓦上隔火煅過) 人頭髮(五錢在燈火上燒過)
上為末。先用花椒湯洗淨。摻藥於疳上。三四次即愈。如瘡不收口。用瓦松燒灰存性研末。乾摻之即收。
15)人酒齄鼻紅赤。余用此方。晚服用六味地黃丸全料加當歸二兩。苦參四兩。空心服。不兩月而愈。
金花丸
黃連(二兩) 枯芩(二兩) 黃柏(二兩) 梔子(一兩) 大黃(二兩酒蒸九次) 桔梗 白粉葛(各二兩)
上為細末。水法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溫水送下。
小结: 龚先生在其医著中对牙病、鼻病、眼病等五官科病症都有详细的辩证和用药。被当下现代西药因不纯目的妖魔化和夸大化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最可恨是鼻病,被发明创造出鼻炎—过敏性鼻炎—遗传性过敏性鼻炎。特摘录先生在其医著中对牙病、鼻病、眼病等五官科病症都有详细的辩证和用药。告示我辈习中医者有所启迪!
227雅好5班-张刚
2022.7.29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