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后作业 by 雅4班王华

[金句]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出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分类] 治则治法

[说明] 针灸治病,需随证治之。虚病实之,满病泄之,郁积瘀滞需去除之,邪胜就要想办法把病邪祛掉。


[金句] 春取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俞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

[出处] 灵枢·本输第二

[分类] 治则治法

[说明] 下针位置、深浅,应根据春夏秋冬不同时间季节、病情深浅而定。


[金句] 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出处]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分类] 病因学

[说明] 邪气中人,通常有三种情况:虚、新用力、饮食汗出腠理开。中在不同的部位,则会进入不同的经络。


[金句]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出处] 灵枢·本神第八

[分类] 病因学

[说明] 这里举了一些情志致病的例子。


[金句]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出处] 灵枢·终始第九

[分类] 治则治法

[说明] 治病,先判阴阳,哪个不足先补哪个,然后再泻偏盛的,以和为要。


[金句]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出处] 灵枢·经脉第十

[分类] 精神气血

[说明] 这里讲人身生成的顺序。


[金句]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出处] 灵枢·本神第八

[分类] 精神气血,藏象学说,病因学

[说明] 这里讲五脏功用,以及五脏虚的时候,分别可能会生怎样的病。


[金句] 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出处] 灵枢·本神第八

[分类] 治则治法

[说明] 遇到五脏不安的病,一定要检查清楚五脏不同的病形,清楚五脏气的虚实情况,谨慎调节之。


[金句]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出处]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分类] 经络针灸

[说明] 这一句讲的是针法,具体操作见《小针解第三》:“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