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课前作业 雅1班,黄伟
1.小柴胡汤与甘草泻心汤
二者单味药组成如下:
甘草泻心汤:大枣,半夏,黄芩,炙甘草,人参,干姜,黄连,
小柴胡汤: 大枣,半夏,黄芩,炙甘草,人参,生姜,柴胡,
小柴胡汤://柴胡可以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黄芩用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人参的作用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炙甘草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半夏是用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生姜在本方中是用来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大枣可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甘草泻心汤://炙甘草可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黄芩用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人参的作用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干姜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黄连是用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枣在本方中是用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半夏可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方剂区别分析:甘草泻心汤从小柴胡演变过来,去生姜、柴胡加干姜、黄连,半夏泻心汤比小柴胡汤少了少阳证,但中焦更热,更湿,加黄连清中焦热,去生姜改干姜,是干姜入肺部,肺部与大肠相表里,也能够处理到大肠的问题。
2.大、小青龙汤
二者单味药组成如下:
大青龙汤:甘草、麻黄、桂枝、杏仁、生姜、石膏、大枣
小青龙汤:甘草、麻黄、桂枝、芍药、干姜、五味子、细辛、半夏、
大青龙汤://生姜:解表发汗,温中止呕,温肺化饮//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大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保水
小青龙汤://芍药用来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细辛的作用是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干姜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炙甘草是用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桂枝在本方中是用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五味子可以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半夏用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方剂区别分析:大青龙汤是在麻黄汤基础上加强麻黄剂量,加上石膏,生姜大枣,进一步加强发汗解表的力量,并用石膏清里热,用生姜大枣保护胃部,它的主治是外感风寒兼有郁热,功效是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而小青龙汤是在麻黄汤基础去掉杏仁上加上芍药、干姜、五味子、细辛、半夏,半夏是动力药把鼻涕拉下去,燥湿化痰,而且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滋肾,半夏:燥湿化痰,芍药敛阴止汗,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证,功效是温肺化饮,解表散寒。大小青龙汤都有解表功效,大青龙汤偏于清里热,小青龙汤偏于化饮。
3.大、小承气汤
二者单味药组成如下:
大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
大承气汤://大黄可以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厚朴用来燥湿,行气,消积,平喘;//枳实的作用是破气消积,化痰除痞;//芒硝可泻下,软坚,清热。
小承气汤://大黄可以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泻湿热;//枳实用来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厚朴的作用是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方剂区别分析:两者都是治疗阳明腑实证,均用大黄来泻下攻积,枳实、厚朴都是动力药,但两者是在病情轻重上有分工,大承气汤比小承气汤增加了芒硝,芒硝泻下软坚,大承气汤比小承气汤攻下的能力强,而且用药剂量与方法也异,小承气汤用厚朴2两、枳实3枚,三物同煎,大黄之泻下力弱;大承气汤用厚朴半斤、枳实5枚,后下大黄,泻下力峻,并配芒硝助大黄泻下之功,其攻积导滞和利气通腑之力均远胜于小承气汤。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