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承气类方剂比较
By:雅2-余育浪
根据伤寒论学习,承气类方剂有三种: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
1、调胃承气汤:甘草炙二两,芒硝半升,大黄清酒洗四两。
方中两味攻下的药,加一味养胃补津液的药。配伍法上,叫做泻中有补。所谓调胃,就是调和胃气,泻热,使津液入胃中。药性上,苦能涌泻,咸能软坚,寒能清热,甘能滋补。“调”即微微泻下,清了里热,津液得以恢复。一般的大便轻度干燥,烦躁、腹胀,可以用调胃承气汤解决。
2、小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大者,炙,三枚)。
枳实与厚朴,寒温配合,升降配合,理三焦滞气,破除气结和血痹,气机通畅,可以协同大黄,使其攻下加量骤然加大。行气破结药,可以兴奋肠蠕动,把胃肠实热积滞都排除。阳明里实证,大便干燥而硬,便得困难,烦躁不安,汗出发热不止,要防备谵语发生。见到谵语发生了,就要使用小承气汤。
3、大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大者,炙五枚),芒硝三合。
大承气汤是在小承气汤的基础上加了芒硝。芒硝,咸能软坚,对治干硬的燥屎。厚朴八两,枳实五枚,加大了破气通滞的力度。
为此,里实证分程度,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这三个承气汤在运用的鉴别上,看轻重,看大便硬的程度,看谵语,看是否有潮热。要辨证施治,不能妄行。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