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习大脑,桂枝汤和小建中汤、转气汤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桂枝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小建中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麦芽糖,
转气汤(又名桂枝去芍加麻附辛汤):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麻黄,附子,细辛,
方中单味药解:
桂枝可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芍药可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炙甘草用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大枣的作用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生姜是用来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饴糖在本方中是用来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麻黄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炮附子用来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细辛的作用是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方剂区别分析:
桂枝汤加量白芍和大枣,添麦芽糖,即为小建中汤。桂枝汤去芍药加麻附辛即为转气汤。
在桂枝汤中,桂枝和白芍药量相等,将药性定位在体表营卫之间。大枣和生姜养脾胃和营卫,保护胃肠水分不致流失。炙甘草调和药性,缓和急迫症状,更配以白芍强化镇痛效果,配以桂枝缓和心悸亢进。治疗风寒在表,应辛温发散以解表,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故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祛邪调正兼顾为治。
小建中汤中,添加麦芽糖,加量大枣有滋养强壮的功效。白芍与甘草相配合,能补血气之虚,且能调整血气的涩滞,缓解肌肉的拘挛;增加白芍用量,加强酸甘化阴之功效,且放松血管,使大枣和麦芽糖的养分得以收摄入内。借以恢复各种津液不足引起的症状。
转气汤中,去掉了芍药这味阴性收敛药,使桂枝外发的药性得以充分发挥,而添加麻黄附子细辛助阳解表的发散药,更加强外发的功用,作用是让细胞吐出内部多余的水分。
桂枝和芍药是对药,药性相反,一个外开一个内收,两个同用,作用在肌表,发表解肌,调合营卫。重用芍药,则会开血路,让细胞收摄能力加强。重用桂枝,则会温阳外散,让细胞把肚子里的苦水吐出来。
【体悟】桂枝汤用的不多,毕竟现代人的体格大概病也不会只在太阳 了。我也不例外。小建中吃过很多幅了,手脚心热而不能眠,吃了几天就会缓解。转气汤叫小妮吃过,大臂上的一块肉,硬硬的,捏起来会痛的那种,象是吹饱的气球再吹就会爆的样子,大概吃了十几幅的样子,那个肉就消去大半,是真的细胞会吐水呢。书上说这个方子大多用在癌症吐血的病人身上,叫我这么用,真是大材小用了。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