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習大腦,大小青龍湯的單味藥組成如下:
小青龍湯:麻黃三兩,桂枝三兩,細辛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大青龍湯: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炙甘草二兩,杏仁四十枚,生薑三兩,大棗十枚,生石膏如雞子大。
方劑區別分析:
² 二方中均用麻黃與桂枝以解散表證,但大青龍湯則在麻黃湯中增加麻黃和杏仁的份量,桂枝與杏仁協助麻黃發散表熱,並袪除裡水,甘草、大棗、生薑為輔佐藥,用於協助主藥的作用,對於表的緊張和過多的裡水,具有強大的發散能力。因裡有熱而煩燥,故加石膏以清裡熱。又因石膏會影響麻黃的解表發散作用,牽制下行,不能專定於表,故須增加麻黃的用量,以補足其應有藥力,加強發汗解表之用。而小青龍湯除同樣用麻黃發汗平喘,宣肺行水,為君,桂枝辛溫解肌,助麻黃以解表,溫陽化氣外;另用細辛、乾薑、半夏、潤腎行水,收逆氣,散水飲;並用白芍、五味子,止咳平喘,予以收斂;二者發汗以散邪水,收斂以固真水,一散一收,相互制衡,以免過於發散或酸收,共呈滌飲解表,止咳平喘功效。
² 大青龍湯解表清熱之功顯著,用於表實而裡有熱與水之證,即以表實、無汗、脈緊、及煩燥為四大目標。與麻黃湯比較,病勢更具激烈,因此在非典和新冠等疫情中均發揮出強大的功效。而小青龍湯善治外感風寒、內停寒飲之咳嗽證,藥雖八味,配伍嚴謹,散中有收,開中有合,使風寒解,水飲去,宣降複,則諸症自平。
² 大青龍湯主治表實裡熱,小青龍湯主治表實內飲,故兩者發表之藥同,而治理之藥則不同。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