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课课前作业(临1班-梁楚源)

桂枝汤和桂枝加附子汤的比较

作者by梁楚源(临1班)

 

①根据学习大脑,桂枝汤与桂枝加附子汤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附子

 

方剂区别分析:桂枝汤加上附子一味药就组成桂枝加附子汤,用于太阳病而兼有少阴证者。本方是治原为桂枝汤证而误行发汗,以致发汗过度,漏汗不止,为之耗损很多体液,患者遂起恶寒,小便淋沥而不能畅通,四肢屈伸感觉僵硬者。加入动力药炮附子既可以散寒止痛,又可以固表。整体来说,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也验证了桂枝加附子汤能够治疗表虚、虚寒的汗多问题。

 

——————————————————————————

 

②根据学习大脑,麻黄汤与大青龙汤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方剂区别分析:本方是在麻黄汤中,将麻黄与甘草,增加其用量,并另添入石膏、生姜、大枣等等三味而组成。用于外感风寒表实兼里有热证。其证,本与麻黄汤,大致相同。惟因里有热而烦燥,故加石膏以清里热。又因石膏会影响麻黄的解表发散作用,牵制下行,不能专定于表,故须增加麻黄中的用量,以补足其应有药力,加强发汗解表入用;至于甘草的增量,以及生姜大枣的加入,则为和中气,调营卫而设,而桂枝与杏仁则协助麻黄发散表热,并袪除里水。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也验证了麻黄汤治疗表实,大青龙汤偏向治疗表实兼里有热证,发热恶寒,寒热俱甚。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