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课课前作业——三种甘草汤方剂的比较和应用 雅1 李燚

第三节课课前作业——三种甘草汤方剂的比较和应用


茯苓甘草汤方:出自《伤寒论》,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两升,去滓,分温三服。

苓桂术甘汤方:出自《金匮要略》,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苓桂甘枣汤方:出自《伤寒论》,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每服一升,去滓温服,一日三次。

相同点:

都使用到了茯苓,桂枝,甘草,茯苓淡渗利水,桂枝通阳化气,甘草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这三个药方都能补阳虚。

不同点:

茯苓甘草汤证为胃阳虚,水停中焦,悸动在胃之上脘,可见胃中震水音,药用生姜意在健胃散饮(2:2:3:1);

苓桂术甘汤证为脾阳虚,水停中焦,心下逆满,起则头眩而心悸不安,药用白术意在健脾行水(4:3:2:2);

苓桂甘枣汤证为心阳虚,下焦寒水上冲,脐下悸动而气逆欲作,药用大枣补脾益气,配土制水,并重用茯苓,通利下焦寒水之气(8:4:2)。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