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课前作业(伤寒论方剂对比分析)

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连汤的比较

作者by杨芳



根据学习大脑,这三种汤药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黄芩汤:黄芩3两、炙甘草2、芍药2 、大枣12枚

黄芩半夏生姜汤: 黄芩3两、炙甘草2、芍药2 、大枣12枚、 半夏半升、生姜1两半(一方3两)

黄连汤: 黄连3、 炙甘草3、干姜3、 大枣12枚 、半夏半升、人参2、桂枝3



方剂区别分析:



1:“黄芩汤”是病人有太阳少阳并病,却又被误下,导致病毒往肠子深处走。病人会拉肚子,肠子痛,属于热利,所以黄芩去热,芍药止腹痛,甘草大枣补充津液。



2:”黄芩半夏生姜汤“与上方症状差不多,同样是拉肚子,肠痛,很臭,同时还呕吐(说明病人体弱,胃里有水饮无法代谢,引起呕吐,所以加半夏、生姜去胃中的积水)



3:”黄连汤“与上两方比,去掉了黄芩、芍药,加上了黄连、干姜、人参、桂枝

我觉得黄连汤病人呕吐厉害,而肠道又寒,是上面虚火燥热下面又寒。所以黄连和干姜,寒热药并用,半夏去中焦的痰湿,人参甘草大枣补充津液(因为病人上吐下津液流失了)



4:通过这几个方子对比,可以猜测。黄芩是肠子发炎用的,一般要配合芍药缓解腹痛。黄连是胃胸膈发炎用的,不能用芍药。



5:我没有这几个方子的临床经验,但我用过一次“葛芩连汤”的经验:

我婆婆58岁,那年早秋,天还有点热。她牙龈肿胀,我听说此汤有效,我给她吃了1剂,结果吃坏了。她不停的打喷嚏,后来全身发冷,热天盖着被子还寒冷,脚都是冷的,我后面找医生给她紧急开了理中汤吃下去就好了。我在想:我婆婆这个应该是虚火引起的牙痛,她经常喝凉茶,也不能缓解,其实她的体质是上热下寒,不能纯用寒凉的药,当时应该加点温热补气血的药在里面或许就不会那样了。

我是中医小白,只是拿家里人做实验,从而增长经验,就不多说了,今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