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桂枝汤和葛根汤的方剂比较

《伤寒论》中桂枝汤和葛根汤的方剂比较

雅3班  崔勤


根据学习大脑,桂枝汤、葛根汤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灸)(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葛根汤:葛根(四两)(灸)、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桂枝汤、葛根汤的功用及适用症状如下:

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适用症状:感冒风寒在表,脉浮弱缓,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自汗盗汗,舌苔薄白,虚损虐虐等。

葛根汤:功用:祛风解肌,和血通脉。适用症状:头痛身疼、发热无汗、恶风、项背强几几、或下痢或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苔薄白、脉浮。


方剂区别分析:

葛根汤从桂枝汤减少桂枝、芍药分量,而加了葛根、麻黄二味药组成,因方中葛根居主位,故名葛根汤。


桂枝:性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芍药:性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灸甘草: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生姜:性辛、温;归肺、脾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大枣:性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葛根:性甘、辛、凉;归脾、胃经;能生津解肌,促进身疼表面之血液循环,使之解热,并能促进肠胃之收缩,使容易排泄;

麻黄: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用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配合甘草可治咳嗽,缓和身疼表面的紧缩,配合桂枝有发汗作用。


桂枝汤治疗太阳表虚有汗外感;

葛根汤治疗太阳表实无汗的外感。


桂枝汤系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最首见之药方,有旺血行,温身体,强化诸脏器机能,调和营卫、阴阳之作用,而许多疾病在其病变过程中都可出现营卫、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因此,桂枝汤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而且还运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不和所致的病症。

葛根汤不但为热性病在表证时所常用,对于非热性其他杂病,不论有无发热、恶寒,凡脉浮有力,项背部有紧张感及炎症充血,或自下痢,或急性痉挛等症状者,均可使用,范围亦甚广。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