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与附子汤区别

真武汤与附子汤的比较

力文才——雅1班

根据学习大脑真武汤与附子汤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真武汤:茯苓、 芍药、 附子、 白术、 生姜

 附子汤:茯苓、 芍药、 附子、 白术、 人参、

真武汤和附子汤都来源于伤寒论。

真武汤: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82)

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

附子汤:1、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2、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

3、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金匮要略》第二十篇)   

 两方相同症状有发热,腹痛及身体疼痛(如四肢沉重疼痛或身体痛或骨节痛)。不同者,真武汤条明确指出其病机是“有水气”,水气变化良多,故而口中不和而有呕,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小便利或不利,下利,咳嗽。附子汤条明确指出其病机是“子脏开”,可见背恶寒,手足寒,少腹如扇,故而以附子汤温其脏。仲景用真武汤重在解决水气,附子汤重在温其脏,两方的使用目的不同。

通过两方组成对比:

1、两方相同的药物有茯苓,芍药,附子,白术,不同的是真武汤有生姜,附子汤用的是人参而无生姜,另外茯苓、芍药在两方中剂量一样,附子、白术药对附子汤的用量是真武汤的一倍;

2、真武汤用生姜三两,附子汤用人参二两。

3、药物的组成方面,两方的不同药物对本方的走向起决定性的作用,要不无需改变药物,通过药物剂量亦可改变本方的走向,也就是生姜和人参在方剂中的运用规律。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