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比较(雅3)

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比较

作者by刘璞

 

一、根据学习大脑,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单味药如下: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

二、适应症状

 桂枝汤:感冒风寒在表,脉浮弱缓,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自汗盗汗,舌苔薄白,虚损虐虐等。

 麻黄汤: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三、临床应用

桂枝汤: 本方以体质比较虚弱者,外感风邪,而有头痛、项强、发热、自汗、恶风、恶寒、鼻呜、干呕、气上冲、身体疼痛、及脉浮弱或浮数等症状为目标。本方的主药是桂枝,桂枝与生姜俱有兴奋的效能,能使血行旺盛而温暖身体,并加强各脏器的机能,白芍有鎭静的功效,能调整桂枝的作用,又配同甘草缓和异常紧张,并兼治疼痛;大枣与甘草能治急迫,且有强壮的效能,又配同生姜用以矫味。

 麻黄汤:本方是治外感风寒的代表方剂,系用于太阳病的表热实症,无汗,脉浮紧为主要目标。本方有发汗与利尿之效,服用后,便会发汗,使诸症轻快,尿量增加,而告痊愈。 本方的主药为麻黄,发散力极强,并有镇咳与驱水作用。麻桂合用,可扩张血管,旺盛血行,有促进发汗作用;麻杏合用,平喘治咳力特强;炙甘草调和诸药,用以缓和桂枝之辛燥,并防止麻黄过于发散。诸药同用,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桂枝麻黄各半汤:1.《内台方议》:桂枝汤治表虚,麻黄汤治表实,二者均曰解表,天壤之异也。今此2方合而用之者,乃解其表不虚不实者也。桂枝汤中加麻黄、杏仁,以取小汗也。 2.《伤寒贯珠集》:既不得汗出,则非桂枝所能解,而邪气又微,亦非麻黄所可发,故合2方为1方,变大制为小制。桂枝所以为汗液之地,麻黄所以为发散之用,且不使药过病,以伤其正也。

 四、方性比较

桂枝汤的温补收润的方性更大,麻黄汤温泻散燥的方性更大。原因是从单味药上看桂枝汤中的桂枝可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生姜可以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麻黄汤中的麻黄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杏仁可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从药对分析上看桂枝、白芍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相使。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炙甘草可以辛甘化阳,补益心阳。相使。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可以发表解肌散寒。相须。治疗四肢水肿,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杏仁可以宣肺平喘,一升一降,一燥一润。相使。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