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作业-方剂比较

课前作业

by雅五王芹

 

1、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比较

相同点:外感风寒

不同点:桂枝汤发表虚,麻黄汤发表实。

桂枝汤药物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适用症状]感冒风寒在表,脉浮弱缓,头痛发热,恶风恶寒,鼻鸣干呕,自汗盗汗,舌苔薄白,虚损虐虐等。

麻黄汤药物组成: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桂枝汤去掉大枣、白芍、生姜,增加麻黄、杏仁。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适用症状]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苔薄白、脉浮紧。

药解:麻黄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用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杏仁的作用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炙甘草可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白芍用来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生姜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大枣是用来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2、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的比较

相同点:阳明里热胃实症

不同点:大承气汤较重,在大承气汤的基础上加芒硝。

大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

[功用]峻下热结。

[适用症状]1.阳明腑实证,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大便不通频转屎气,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厚,干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下利清水,秽臭异常,脐腹疼痛,按之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属里实热证者。

[方解]1.本方是由厚朴、枳实、大黄、芒硝等药所构成。方中的厚朴、枳实能治腹部的紧满,大黄、芒硝有消炎和荐下的效能。所以虽然有腹满、便秘等症,但是,若为脉弱无力者,则为禁忌使用本方的症状,要特别注意才好。

小承气汤药物组成: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炙)、枳实五枚(炙)

 [功用]去阳明实热,通泻燥屎,清热去痞

[适用症状]1.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谵语潮热,胸腹痞满,舌苔老而黄,脉滑而疾者。 2.痢疾初期、下利腹痛、里急后重、亦可用之。

 [方解]本方适用范围与大承气汤相同,亦以有腹满、便秘、潮热、谵语等症状,脉沉实或滑而有力者为主要目标,惟症状比大承气汤较轻,而燥实之痞满不适用之。大承气汤通治三焦,另有调胃承气汤不犯上焦,而此小承气汤则不犯下焦。虽同为阳明里实证,但比大承气汤较轻,或患者体力,较为稍弱,故祗用枳实、厚朴以去上焦的痞满,用大黄去中焦实热;而不用芒硝,免伤下焦真阴。

大承气汤注意事项: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等均应慎用;孕妇禁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耗损正气。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