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饴糖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放入饴糖,再放火上使之消融,温服一升
[药对]
桂枝、白芍
[功效]
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相使。
[主治]
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
[药对]
生姜、大枣
[功效]
养脾胃和营卫。相使。
[主治]
治疗风寒感冒(入表药),胃脘不舒呕吐(入健脾药)。
[药对]
白芍、炙甘草
[功效]
酸甘化阴,养血敛阴。
[主治]
治疗阴血不足之筋脉拘急及腹痛。
[药对]
桂枝、炙甘草
[功效]
辛甘化阳,补益心阳。相使。
[主治]
治疗心阳虚之心悸气短,其人欲两手交叉覆盖,喜按心胸部位。
大建中汤:
蜀椒二合(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方解]
1.
本方是由蜀椒、干姜、人参、胶饴等四味药物所橇成,方中的蜀椒、干姜为温性刺澄药,能赋与驰缓的组织以活力,并有使之回复紧张的效力,人参能强壮胃肠,且能促进淸化与吸收,胶饴则有缓和急迫症状舆滋养的效能。
2.
本方是以蜀椒与胶饴为主药,干姜与人参为辅助药。蜀椒与干姜是一种温热性剌激药,能对于弛缓的组织赋与活力,并有使之紧缩的效能,且温里(肠)寒,及舒顺停滞之气;胶饴能缓和急迫症状,治疼痛,兼有滋养的功效;人参则协同胶饴,促进胃肠的消化与吸收,使能迅速的恢复体力。
理中汤: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朮各三两。
[药对]
干姜、白朮、人参
[功效]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治疗:1.中焦虚寒证。自利不渴、腹痛呕吐。 2.胸痹,或病后吐涎沫,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等属中焦阳虚,寒邪内侵者。
[药对]
干姜、炙甘草
[功效]
温中散寒。
[主治]
治疗:1.脾虚寒的大便溏泻。 2.阳虚吐血。 3.肺痿吐涎沫,其人不咳、不渴、遗尿、小便数。
小建中汤:
桂枝,白芍(倍用),生姜,大枣,灸甘草,饴糖
1.
本方是在桂枝汤中增加白芍的分量,并加胶饴所构成,胶余和大枣有滋养强壮的功效,而与甘草配合,则能缓和急迫症状,更配以白芍便能强化鎭痛的效果,桂枝与甘草配合,而治心悸亢进,生姜有健胃之效,并能促进药液的吸收。
2.
构成药物中的桂枝加白芍汤是补内虚的方剂,此外,复加大量具有滋养强壮与兼有缓和之效的胶饴,而恢复由于里虚所引起的疲劳。 方中的主药为白芍、甘草、胶饴,均为补里虚的药物;白芍与甘草相配合,能补血气之虚,且能调整血气的涩滞;胶饴与大枣有滋养强壮的效能,并助甘草缓和急迫,复与白芍协力缓解肌的拘挛;桂枝与甘草互相配合而降下气之上逆,并鎭静心悸亢进;生姜能促进吸收诸药的效能。
此处倍用白芍,患者必定有腹痛。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