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课前作业:关于桂枝汤vs麻黄汤 & 大小青龙汤的比较
By 雅2班-张慧萌
根据中医大脑,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桂枝汤:桂枝,灸甘草,芍药,生姜,大枣。
麻黄汤:桂枝,灸甘草,麻黄,杏仁。
这两款汤剂应用于太阳病,也就是风寒外袭的初期阶段,正邪交争于表,营卫不和。太阳涉及的经脉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相表里。两款方剂都含有桂枝和灸甘草,主要作用是辛甘化阳,补益心阳。
其他单味药的区别:
桂枝汤
1) 芍药性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与桂枝配对,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2) 生姜性辛、温,常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止呕、止咳。
3) 大枣性甘、温,归脾胃,缓和药性。与生姜配对,可以养脾胃和营卫。
麻黄汤
1) 麻黄主要用于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常用于风寒表实症;
2) 杏仁的作用是润肠通便,协助君药把病体内的寒邪排出体外。
3) 麻黄和杏仁配对,可以宣肺平喘,一升一降,一燥一润。
所以这两款汤剂虽然都作用于太阳病,但桂枝汤更适用于表虚的症状,例如阳浮阴虚、盗汗、恶风等情形。后者麻黄汤更使用于实证,例如头痛、身痛、骨节痛等情形。
====================================================================
关于大小青龙汤,他们的单味药组成如下:
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生石膏
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灸甘草,细辛,干姜,芍药,五味子,半夏
这两款汤常用于太阴病,太阴病是由于中焦虚寒,寒湿内阻,脾胃功能紊乱,中焦升降反常所致,临床以呕吐、下利、腹满胀痛、食欲减退、舌苔白腻、脉沉缓为主要脉证的疾病。涉及的经络是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
这两款汤剂都含有麻黄、桂枝、灸甘草,所以都有发表、散寒、补益心痒的作用。
其他单味药的区别:
大青龙汤:
1)杏仁归肺与大肠经,可以润肠通便。和麻黄配对,宣肺平喘,一升一降,一燥一润。成为相使。
2)生姜性温,和大枣相配对,可以养脾胃和营卫。
3)生石膏功效是清热泻火,与麻黄配对可以清泻肺热、平喘、利水。
小青龙汤:
1) 细辛的作用是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和麻黄配对,可以治疗头痛、四肢疼痛、腰痛、鼻流清涕、咳嗽痰清稀。
2) 干姜性辛、大热,主要的功效就是回阳救逆,同时对脾胃的寒症有良好的疗效。干姜与细辛相配,可以温肺化饮。
3) 芍药性微寒,功效平肝止痛,敛阴止汗。和桂枝搭配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和灸甘草配对可以养血敛阴。
4) 五味子归肺肾心经,所以是一味很好的调养五脏的药材。五味子与细辛配对,一散一收,相反相成,成为相使。干姜、细辛、五味子相配对,可以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收敛止咳。
5) 半夏可用于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综上分析,大青龙汤适用于有里热的太阴病,小青龙汤则适用于内面有寒湿的太阴症。
暂无回复